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永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外交
  • 4篇中国外交
  • 4篇国家自主性
  • 3篇自主性
  • 1篇中国人
  • 1篇人民
  • 1篇人民外交
  • 1篇实体化
  • 1篇外交官
  • 1篇外交政策
  • 1篇外交政策分析
  • 1篇相关概念辨析
  • 1篇民间外交
  • 1篇公共外交
  • 1篇公众
  • 1篇公众外交
  • 1篇国际政治
  • 1篇国际政治结构
  • 1篇国际秩序
  • 1篇和谐世界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篇李志永
  • 1篇李宝俊
  • 1篇张月英

传媒

  • 2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领导科学
  • 1篇外交评论(外...

年份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
本主义产生以来,世界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也被卷进了这一进程,但却被无情地抛到了国际政治的最底层.中国外交正是起始于鸦片战争后这一特殊时空情景,由此产生了中国外交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都可以...
李志永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中国外交
特使外交与大国责任被引量:4
2008年
进入新世纪,中国外交也进入了新的发展与提升阶段。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更经常地运用特使外交的方式,构成了中国外交新的亮丽风景线。2002年9月,在巴以冲突升级之际,中国引人注目地第一次派出了中东问题特使——时年66岁的退休外交官王世杰。自此,“特使”的称谓频繁进入普通中国人的视线。何为特使外交?中国特使外交的现状如何?中国特使外交为何在新世纪如此勃然而兴?本文试对此做一介绍和分析。
李志永
关键词:中国外交巴以冲突风景线外交官中国人
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国际制度对一国内部的影响主要通过该国既定的国内结构产生,由于国内结构不同,国际制度的影响的方式、范围、强度、持续性以及对国际制度的遵守情况也有差异;同时,国内结构的存在也会对国际制度产生"过滤"作用。国际制度不仅对一国内部的政治、社会发挥着影响,而且还构成了一国社会变迁的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跨国沟通行为体是其影响国内结构的主要途径,其最终影响是通过国际制度的内部化表现出来的。只有国际制度、国际规范真正为一国国内法律所支持时,才可以说某种国际制度真正被内部化并构成了一国国内结构的一部分。
李志永张月英
“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一项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暴力与战争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为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提出了许多国际秩序构想,其中"霸权稳定论"在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和谐世界观"在有关国际秩序的基本价值与基本观点两方面做出了完全不同于"霸权稳定论"的判断,因而具有现实性、科学性与进步性,并以此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和构建世界新秩序指出了一条新路。
李宝俊李志永
关键词:和谐世界霸权稳定论国际秩序
国家自主性视角下的外交政策分析——结构、模式与行为
与国际政治研究相比,外交政策研究要落后得多。然而,任何重大国际政治现象均是由不同外交政策引起的。因此,本文关注的核心主题是,“如何分析外交政策及其行为?”本文从“施动者-结构”问题入手,基于国家的本体论假设,以国家自主性...
李志永
关键词:外交政策国家自主性
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29
2009年
对于公共外交、人民外交、公民外交、民间外交、公众外交这些概念,国内外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区分,以致出现混用的现象。事实上,这些概念在历史起源与发展、行为主体与客体、理论依据、时代认知、宗旨目标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认识、理解这些差别,对于理解中国外交话语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当下的外交转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李志永
关键词:公共外交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公众外交
从非实体性到实体化——对丰富沃尔兹结构理论的几点建议
2009年
沃尔兹以科学实在论为基础,创建了真正的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然而,也正是沃尔兹对其核心概念"结构"的界定剥离了太多实体的东西,过于简化、抽象,使其广受非议,并阻碍了国际政治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国际政治结构理论的出路在于,在继承其基本的结构主义方法的基础上丰富国际结构的实体化内涵。
李志永
关键词:国际政治结构实体化非实体性
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以人权B公约和中国为例
李志永
文献传递
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被引量:10
2010年
中国外交在若干转折性剧变中存在着一个有关身份定位的核心问题,即面临鸦片战争后的特殊时空情境中国应该如何处理与现代国际体系的关系。维护国家自主性是中国外交的根本战略目标,融入是国家维护其自主性的最好战略。因而,实现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构成了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作者在将国家置于全球相互依赖背景下考察时,试图将合作、责任内涵引入自主性概念之中,并指出,由于相同的历史条件与现实任务,这一核心问题也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探索这一问题具有广泛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李志永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中国外交
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
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世界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也被卷进了这一进程,但却被无情地抛到了国际政治的最底层。中国外交正是起始于鸦片战争后这一特殊时空情景,由此产生了中国外交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都...
李志永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中国外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