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磊鑫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腰痛
  • 2篇退变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退变
  • 2篇细胞
  • 2篇下腰痛
  • 2篇脊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氧
  • 1篇凋亡
  • 1篇凋亡途径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脊髓型...
  • 1篇信号途径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诱导分化
  • 1篇治疗靶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魏磊鑫
  • 5篇袁文
  • 5篇曹鹏
  • 4篇田野
  • 3篇华东方
  • 2篇王擎
  • 2篇刘芳
  • 1篇杨晨
  • 1篇田野
  • 1篇林文波
  • 1篇高阳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低氧通过HIF-1α调控髓核细胞中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髓核细胞中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4和ADAMTS-5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探讨可能影响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髓核细胞分别置于常氧和低氧(1%O2)培养箱培养,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及PCR方法检测细胞中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对获取的ADAMTS-4和ADAMTS-5启动子片段测序,并使用JASPAR数据库分析其中是否存在HIF-1α的结合位点。将HIF-1α过表达质粒、PGL3-ADAMTS-4质粒和PGL3-ADAMTS-5质粒转染至大鼠髓核细胞中,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髓核细胞中HIF-1α对ADAMTS-4和ADAMTS-5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蛋白质印迹分析和PCR结果显示,低氧分别在蛋白质水平和m RNA水平抑制髓核细胞中ADAMTS-4、ADAMTS-5的表达。使用JASPAR软件分析后,发现ADAMTS-4启动子中可能包含1个HIF-1α的结合位点,而ADAMTS-5启动子中可能包含2个HIF-1α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IF-1α的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ADAMTS-4和ADAMTS-5启动子活性。结论低氧可能通过HIF-1α抑制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保持椎间盘内环境的稳态,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发生。
华东方徐敏铭杨晨田野高阳魏磊鑫曹鹏袁文
关键词:金属蛋白酶类细胞低氧脊髓
维甲酸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2年
维甲酸(retinoi cacid,RA)是维生素A(视黄醇)的代谢产物,通过与核受体结合,形成转录复合物后诱导基因转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RA主要发挥成型和神经分化的作用。作为塑形因子,RA对于神经板前后位和背腹侧的塑形以及神经管的形成均有作用。RA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可以诱导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王擎魏磊鑫刘芳
关键词:维甲酸神经损伤神经修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髓内MRI T2WI高信号改变患者的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髓内MRI T2WI高信号改变患者的手术疗效,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的4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髓内MRI T2WI高信号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颈前路手术组(A组)和颈后路手术组(B组),其中A组男17例,女5例,年龄54.36±6.18岁;B组男19例,女4例,年龄58.09±8.83岁。在颈椎MRI T2WI上测量0.1cm2的高信号区与同一矢状面上0.1cm2正常颈髓内信号区的强度比值,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6.84±9.9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数、术前JOA评分、术前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术后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64±1.09分,B组为13.09±1.56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B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4.14±12.76)%、(35.08±20.52)%,A组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末次随访时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为1.36±0.14,B组为1.53±0.15,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B组为13.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髓内MRI T2WI高信号时,前、后路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髓内高信号强度均有改善,但前路手术能更好地提高术后神经功能,并降低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
魏磊鑫田野华东方曹鹏袁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多节段
硫酸软骨素合成酶3敲除小鼠的高效构建及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极其常见,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年因LBP产生的经济花费巨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认为,LBP的首要病因是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
魏磊鑫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病理机制基因敲除
Fas凋亡途径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导致下腰痛的重要病理变化。关于ID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的分子机制上,然而具体机制尚未阐明。近期的研究表明,Fas凋亡途径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主要就Fas凋亡途径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华东方魏磊鑫曹鹏田野袁文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下腰痛靶向治疗
神经生长因子在下腰痛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下腰痛是骨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疗效常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在慢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在下腰痛的发病过程中有所表达并具有调控疼痛的作用,抑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起到治疗作用。本综述总结了神经生长因子生物活性及其在下腰痛中的作用机制,认为神经生长因子在调控下腰痛疼痛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可以为下腰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魏磊鑫曹鹏田野袁文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下腰痛治疗靶点
3D打印技术的脊柱外科临床教学被引量:9
2017年
脊柱外科是一门与生物力学、影像学、解剖学密切相关的多病种学科。脊柱的局部解剖是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X线片、CT和核磁共振等二维影像学资料的阅读,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来说,学习较为困难。而3D打印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正常与异常的解剖结构的区别,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析其病因、病理机制,判断疾病的分型和诊断,设计手术方案,并进行模拟练习。结合在临床五年制、八年制实习生以及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带教的经验和体会,展望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田野魏磊鑫林文波曹鹏袁文
关键词:脊柱外科临床教学
NO-cGMP信号途径在干细胞诱导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一氧化氮-环磷鸟苷(Nitric oxide–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NO-cGMP)信号途径介导了机体内各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的实现。大量研究表明,NO-cGMP信号通路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的诱导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NO-cGMP信号通路还能促进神经轴突的延伸。本文就NO-cGMP信号途径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s,ES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等诱导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魏磊鑫王擎刘芳
关键词:信号途径干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