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媛媛

作品数:57 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专利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油菜
  • 38篇冬油菜
  • 19篇白菜
  • 19篇白菜型
  • 16篇白菜型冬油菜
  • 15篇抗寒
  • 14篇胁迫
  • 12篇甘蓝
  • 12篇甘蓝型
  • 9篇低温胁迫
  • 8篇抗寒性
  • 7篇基因
  • 7篇甘蓝型冬油菜
  • 6篇蛋白
  • 6篇育种
  • 6篇生理生化
  • 5篇电泳
  • 5篇性状
  • 5篇油菜种
  • 5篇双向电泳

机构

  • 5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农业职业...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西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畜牧工程...
  • 2篇甘肃省作物遗...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陇东学院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天水市农业科...

作者

  • 57篇蒲媛媛
  • 51篇孙万仓
  • 49篇武军艳
  • 37篇马骊
  • 31篇方彦
  • 28篇李学才
  • 23篇王旺田
  • 15篇杨刚
  • 13篇刘自刚
  • 8篇曾潮武
  • 8篇刘红霞
  • 7篇赵艳宁
  • 7篇曾秀存
  • 7篇陈奇
  • 7篇康艳丽
  • 6篇许耀照
  • 5篇杨杰
  • 5篇郭秀娟
  • 5篇袁金海
  • 4篇刘海卿

传媒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1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在冬油菜越冬期检测抗寒标志物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冬油菜越冬期检测抗寒标志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冬油菜六叶期开始采集根系;冬油菜根系脂质提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目标脂质分子结构,通过同位素内标对不同类别脂质进行定量分析;组间差异脂质筛选;确...
方彦刘丽君马骊董云杨刚武军艳蒲媛媛王旺田孙万仓
群体密度对冬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1
2008年
研究了西北旱寒区大田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角层结构、含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在120万株/hm^2-60万株/hm^2,越冬率可达到80%以上。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产量分别为3 160.05 kg/hm^2、3060.00 kg/hm^2、2 860.05 kg/hm^2、2 431.05 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单株总分枝数减少,其中二次分枝减少大于一次分枝,主花序长度减少,角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均降低。含油率也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含油率分别为43.12%、41.91%、41.93、38.9%,以60万株/hm^2含油率最高,达到43.12%。在西北旱寒区,冬油菜合理的群体密度为60万株/hm^2-90万株/hm^2。
叶剑孙万仓武军艳曾军张亚宏刘雅丽康艳丽郭秀娟魏文惠杨杰蒲媛媛曾潮武刘红霞
豌豆CBF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23年
【目的】为了更加全面地探究CBF基因家族在豌豆中的进化及生物学特征。【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家族鉴定、结构分析、蛋白基本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相互作用与表达分析等方面,对豌豆PsCBF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在豌豆中共鉴定出21个PsCBF基因,染色体定位显示18个PsCBF基因分布在1、2、4、6与7号染色体上,其余3个未组装到染色体上(PsCBF19~PsCBF21)。21个PsCBF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在123(PsCBF09)~349(PsCBF11),且均属于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18个PsCBF基因(85.71%)定位在细胞核上,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延伸为主。蛋白基序显示同一类群的基因都具相似的保守基序特征且该家族成员包含1~7个保守基序;同一类群的基因也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且该家族基因含1~2个外显子。PsCBF基因启动子区分析表明其含有多种顺势作用元件,在激素反应,组织特异表达以及逆境响应中起作用。蛋白聚类网络图显示其蛋白可能在豌豆应对非生物胁迫中起调节作用。此外,本研究发现低温胁迫后K2SiO3处理下大部分PsCBF基因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分析豌豆PsCBF转录因子调控碗豆生物学过程及功能、碗豆抗寒的分子鉴定以及抗寒资源创新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张楠王旺田孙万仓武军艳马骊杨刚蒲媛媛刘丽君
关键词:豌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分析
冬油菜种子的处理装置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冬油菜种子的处理装置,包括:冷冻箱、处理板、处理槽、多个导向通槽、搅动杆;两个导向板,每一个搅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板连接;两个传动板,相对横向竖直设置在处理板的下方,每一个传动...
马骊武军艳孙万仓王旺田杨刚蒲媛媛刘丽君
西北黄土区主要作物茬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冬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2年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以休闲田为对照,研究了西北黄土区冬油菜、马铃薯、玉米、冬小麦、春小麦、蚕豆等6种主要农作物茬口土壤耕作层肥力效应及其对后茬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茬口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为越冬作物>休闲田>春播作物,除固氮作物蚕豆茬口碱解氮含量较高外,冬油菜茬口土壤营养各项指标、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状均显著优于其它作物茬口,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休闲田增加32.6%、12.1%,5.9%、7.2%、11.6%、99.8%、44.2%,其次为蚕豆、冬小麦茬口和休闲田,玉米和春小麦茬口肥力状况较差;与休闲田相比,冬油菜、冬小麦和蚕豆茬口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0.14%、5.80%和5.80%,而冬油菜茬口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7.33%、4.12%和5.65%,马铃薯、玉米、春小麦茬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冬小麦与蚕豆茬口无明显差异;(2)前茬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株高、根量、全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及千粒重等指标,其中蚕豆茬口白菜型冬油菜比休闲田增产4.50%,冬小麦茬口与休闲田相当,而马铃薯、玉米、春小麦、冬油菜茬口分别较休闲田减产11.05%、15.04%、16.27%、21.14%。白菜型冬油菜的最佳前茬是豆类作物,休闲田和冬小麦茬口次之,但白菜型冬油菜连作可能会产生自毒作用或病害加重,从而造成显著减产。
李学才马骊武军艳武军艳蒲媛媛方彦蒲媛媛
关键词:作物茬口土壤肥力白菜型油菜农艺性状
白菜型冬油菜反复低温与恢复过程中叶片的差异蛋白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从蛋白质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白菜型冬油菜不同抗寒品种低温逆境及恢复条件下相关蛋白的响应机制,揭示大田生产中冬油菜抵御突发骤变低温伤害的抗寒机理,以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2号为材料,在培养箱培养至幼苗五叶期时,模拟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返青期倒春寒环境,运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分析其幼苗在低温(4℃)-恢复(20℃)-低温(4℃)-恢复(20℃)过程中存在的蛋白及其差异表达量。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与恢复过程中,有2个蛋白点发生了显著差异的丰度变化,它们分别是半胱氨酸型氧化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定义为1号蛋白)和一种未知蛋白(2号蛋白)。且不同抗寒性品种存在2种不同蛋白的差异表达机制,1号蛋白在抗寒性较弱的天油2号低温胁迫恢复过程中表现出上调-下调-上调的变化趋势,抗寒性较强的陇油7号中此蛋白在第一次低温胁迫后消失,而出现了另外一种未知蛋白(蛋白2),且在低温胁迫恢复过程中也表现出上调-下调-上调的变化趋势,并且表达量高于天油2号中的蛋白1,因此,这种未知蛋白2可能是陇油7号抗寒性强于天油2号的原因之一。
袁金海刘自刚孙万仓李学才刘海卿武军艳方彦马骊王凯音蒲媛媛王治江陈奇方园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胁迫双向电泳蛋白质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与生理生化特性关系被引量:40
2010年
为了了解渗透物质与油菜抗寒能力的关系,本研究以2个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冷冻处理,对油菜根部相对电导率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陇油6号(DQW-1)的抗寒能力强于天油4号,陇油6号和天油4号的SOD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低温下耐寒性强的陇油6号能保持较高的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SOD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性。
蒲媛媛孙万仓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
一种强抗寒高产、品质优良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抗寒高产、品质优良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育种方法。以株型特性优良的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作为父本,以品质特性优良的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作为母本,两个品系均为品质优良材料,人工辅助越冬后杂交得到F1代;将F1...
刘自刚马骊孙万仓武军艳方彦李学才马晓宇蒲媛媛陈奇米超赵艳宁
文献传递
河西走廊种植冬油菜的环境效应被引量:20
2008年
通过田间试验及风洞试验,对河西走廊的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等4种地表类型的有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表明,其中冬油菜地表的覆盖度、土壤含水量、起动风速均为最高,分别达95%、11.8%和14ms-1;其风蚀模数最小,仅为春播处理的1/25;其距地面20cm高的气流层内,风蚀物输送量为0.113gm-2min-1,是春播地的1/206;其地表1g风干土的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的损失量分别是春播地的1/29、1/8、1/2.6、1/15、1/42、1/11、1/6.5、1/6和1/27。可见,冬油菜在河西走廊等北方地区推广种植,能有效减少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以及酶活性和微生物等的损耗,显著减弱农田地表风蚀沙漠化发展,抑制沙尘暴的尘源供给,增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
王学芳孙万仓李孝泽武军艳马维国康艳丽曾潮武蒲媛媛叶剑刘红霞曾军张亚红
关键词:河西走廊冬油菜风洞试验土壤风蚀
一种油菜种育苗箱及其控制系统
本发明涉及油菜育苗领域,用于解决无法根据油菜种的培育状态进行参数动态调节,导致油菜种的培育状态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具体为一种油菜种育苗箱及其控制系统,包括育种箱、温度调节管道、湿度调节管道和补光板,同时育种箱具有智能化的...
蒲媛媛武军艳刘丽君马骊杨刚王旺田孙万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