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滔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腺
  • 1篇胸腺淋巴细胞
  • 1篇胸腺上皮细胞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细胞
  • 1篇腺上皮
  • 1篇腺上皮细胞
  • 1篇小鼠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促增殖
  • 1篇促增殖作用

机构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篇张华华
  • 1篇郑丹丹
  • 1篇欧阳军
  • 1篇何滔

传媒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鉴定及其对胸腺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无菌取4~5周龄BALB/c小鼠的胸腺,组织块培养30天,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形态的变化;0.1%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传代;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进行免疫组化鉴定;新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地塞米松对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及胸腺淋巴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抑制作用.结果 培养至第3~4天可见贴壁的组织块周围出现少量胸腺上皮细胞,从内到外细胞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树突状、梭形等;培养至10天左右时,细胞生长较快,出现大量的贴壁细胞;培养21天左右细胞大量融合并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广谱角蛋白呈阳性反应,波形蛋白呈阴性反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共培养后胸腺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升高.结论 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简单可行;胸腺上皮细胞具有促胸腺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郑丹丹欧阳军何滔张华华
关键词:小鼠胸腺上皮细胞胸腺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