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俊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症
  • 1篇阳法
  • 1篇益气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 1篇神经节苷脂钠
  • 1篇酸血症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重度高碳酸血...
  • 1篇重症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冯俊
  • 1篇谢辉
  • 1篇杨健
  • 1篇魏敏
  • 1篇黄秋杰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的疗效,为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BiPAP呼吸机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和动脉血气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肺功能、动脉血气等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预后恢复能力得到了提高。
冯俊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高碳酸血症
神经节苷脂钠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脂、溶栓、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预后。
冯俊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钠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
益气扶阳法治疗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益气扶阳法治疗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南平市人民医院及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西药常规加中医药干预的观察组两组,观察组加用益气扶阳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血培养、降钙素原(PCT)、心电图、CT等检查。治疗1周、2周后观察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CPR、PCT水平及耐药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等,将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益气扶阳法治疗多重耐药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SOFA评分、CRP、PCT、细菌清除率等方面取得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更好的疗效,且随着治疗疗程的推移,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采用益气扶阳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在改善MDRO感染临床症状、改善细菌清除率等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吴慧毅余天泰俞贵荣李其战王长芝廖瑞月曾祺杨小兰伍秀梅廖梦颖杨健叶木姝谢辉黄秋杰罗陈娟王均祎郑旺敏冯俊魏敏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