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烨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水平
  • 1篇血性
  • 1篇乙酰氨基酚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脏器
  • 1篇脏器功能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动脉导...
  • 1篇失血

机构

  • 4篇靖江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陈烨
  • 1篇张文青
  • 1篇展小红
  • 1篇丁松
  • 1篇包磊
  • 1篇杨卫
  • 1篇张杰
  • 1篇钱煜

传媒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2021年
研究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46例气管切开患者,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0例,占比21.74%。在基本情况中,男性患者、年龄在50-70岁、有吸烟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患者发生的肺部感染的占比较高,P<0.05;在不同疾病情况中对比显示,咳嗽无力、抗生素使用不当、使用激素、吸痰操作不当、气管湿化不当、切口护理不当、翻身叩背不合格患发生肺部感染的占比较高,P<0.05;住院时间≥14天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天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比较高,P<0.05。46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共检测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为12株、8株。结论:ICU内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熟练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基本情况,并分析出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陈烨包磊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脓毒血症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该院2017年2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分为甲组(n=20,4.4~6.1 mmol/L)、乙组(n=20,6.2~8.3 mmol/L)、丙组(n=20,8.4~10.0 mmol/L)。统计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脓毒血症严重程度、临床相关指标、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结果在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方面,甲组<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方面,甲组<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胰岛素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6.06±1.12)、(5.05±0.84)d,乙组分别为(7.77±1.32)、(5.81±1.02)d,丙组分别为(12.32±1.84)、(8.04±1.16)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418、46.871,P<0.05);在ICU住院时间方面,甲组与乙组明显短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脏器功能综合征(MODS)发生率方面,甲组与乙组明显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OFA、APACHEⅡ评分方面,甲组与乙组均明显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肾功能不全,随着血糖水平的不断升高,使得患者病情不断加重,且MODS发生率随之升高,为此,必须做好血糖水平监测工作。
丁松陈烨刘慧娇
关键词:脓毒血症血糖水平预后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窗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送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0例(入院时间为1h内)与对照组50例(入院时间为4~10h),对照组接受普通急救处理,观察组利用应急通道,创伤急救中的"黄金时间"及根据患者创伤部位采取急救措施,最后分析患者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救治时间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于"黄金1h"内进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处理,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杨卫展小红张文青张杰钱煜陈烨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
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它对早期出生的婴儿特别是早产婴儿的生存和并发症有很大的危害。对于动脉导管未闭,药物是第一选择,第二选择是外科结扎。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目前已在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方面得到普遍应用。基于此,文对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意在为全面推进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提供参考。
陈烨
关键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