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3篇干预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营养
  • 2篇运动发育
  • 2篇早期干预
  • 2篇死亡率
  • 2篇死因
  • 2篇骨密度
  • 2篇儿童死亡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儿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性腺功能
  • 1篇性腺功能减退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机构

  • 12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山西省妇幼保...

作者

  • 13篇李彩霞
  • 4篇林贞
  • 3篇周炜茹
  • 3篇骆志群
  • 2篇杨起鹏
  • 2篇杨晓慧
  • 2篇余秀华
  • 1篇白增华
  • 1篇王颎
  • 1篇乔阳
  • 1篇李雨田
  • 1篇郭小芳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改善基层医院运动发育落后患儿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对改善运动发育落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我院儿保体检中发现的运动发育落后患儿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4例)。干预组采用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6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粗大运动商(GM)、精细运动商(FM)、总运动商(TM)无显著差异(P〉0.05),6月后两组运动能力虽然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的GM、FM、T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MS—2及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对运动发育落后患儿有明显改善作用,适合于基层医院儿童保健工作。
林贞李彩霞骆志群
关键词: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7863例婴幼儿骨密度结果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了解新会区婴幼儿骨密度的现状,探讨影响婴幼儿骨密度的因素。方法对7863名在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婴幼儿用超声骨强度仪测胫骨中段骨密度,通过电脑中儿童参考数据库自动计算出骨密度Z值。结果婴幼儿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为42.6%,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女童骨密度不足发生率高于男童;骨密度不足发生率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不同年龄、性别和季节骨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6个月是骨密度不足的高发年龄,应从孕期及新生儿期及早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坚持户外活动,特别是春季,重视体育锻炼。
李彩霞
关键词:婴幼儿骨密度
江门市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6—2007年新会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21名低出生体重儿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皆显示:早产、多胎、胎膜早破、妊高征、前置胎盘、产检次数<5次、流动户口、小学及以下文化、被动吸烟和家庭月收入<2 000元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早产、妊高征、母亲文化程度低、被动吸烟等因素可显著增加危险性,应采取综合性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孕产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以此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周炜茹杨起鹏杨晓慧聂颖坤余秀华蒋佩红李彩霞林贞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病例对照研究干预对策
Prader-Wlii综合征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Prader-Wlii综合征(PWS),又称Prader-Labhar-Wlii综合征、愉快木偶综合征、隐睾-侏儒-肥胖-智力低下综合征、肌张力减退-智力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与肥胖综合征。该病症1965年由Prader、Wlii及Labhar首次报道。本院发现本地区首例Prader-Wlii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李彩霞
关键词:性腺功能减退智力减退肌张力肥胖
学龄前儿童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新会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指导儿童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 d称重法调查100名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摄入状况,采用幼儿营养配餐系统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9%的儿童热量摄入过高,23%的儿童蛋白质摄入过高,膳食维生素A、钙摄入量不足参考摄入量的80%的儿童分别占51.0%、84.0%。结论新会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李彩霞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膳食调查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1~2005年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56‰,新生儿死亡率为7.13‰,婴儿死亡率为9.38‰,1~4岁儿童死亡率为2.17‰。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为:早产和低体重儿、先天畸形、意外事故、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在户籍类型和地区之间比较(经χ2检验),P值〈0.005,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早产和低体重儿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预防意外事故,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的妇幼卫生服务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李彩霞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
太原地区0~3岁健康儿童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太原地区0-3岁健康婴幼儿骨密度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0-3岁婴幼儿骨密度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随机选取2000例0-3岁健康婴幼儿,采用定量超声法测定胫骨中断的SOS骨密度值,并按照不同性别及月龄分组进行骨密度的比较。结果 0-3岁婴幼儿SOS值随着月龄的增加,SOS值逐渐升高,与月龄呈明显正相关(r=0.68,P〈0.05);相同月龄骨密度值,男性大于女性,但除6-9月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相同年龄段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3岁是骨密度增长较快时期,骨密度随着月龄增长逐渐升高;相同月龄男性骨密度大于女性,6-9月龄最为显著。
王颎白增华袁彦瑞李彩霞乔阳
关键词:婴幼儿骨密度年龄
新会区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回顾性分析
2012年
目的:为了解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总体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前后5年对比,近5年新生儿和婴儿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P<0.05);跟2000年相比,2010年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有30%以上的下降;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前5位为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儿、意外、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加强建设和完善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干预,重视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减少可避免死亡的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李彩霞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
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调查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432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进行儿童营养不良病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新会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3.90%、2.97%、3.08%,城区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农村,<6个月年龄组的营养不良患病率最低,随着年龄组的增大,营养不良患病率逐渐上升,性别方面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农村居住、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母亲文化程度及不良饮食习惯等。结论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需引起重视,做好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加强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降低新会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周炜茹杨起鹏杨晓慧蒋佩红李彩霞黎艳梅余秀华聂颖坤林贞
关键词: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
早产儿和足月儿运动发育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运动发育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6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60例同月份出生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在出生后6~9个月时采用PDMS-2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运动发育评估,比较两组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和总运动商(TMQ)及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结果早产儿的GMQ、FMQ和TMQ均低于足月儿,早产儿运动发育迟缓率高于足月儿,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早产儿出院后的门诊随访,定期做好运动和智能评估,及早进行干预训练,可以促进早产儿的良好发育。
李彩霞
关键词:早产儿足月儿早期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