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凤
-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探讨(附60例报告)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康复新液10ml,3次/d;均为口服。B组将埃索美拉唑换为奥美拉唑20mg,2次/d,其他药物不变。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检查胃镜下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3.3%,胃镜下组织学改善有效率为66.7%;B组分别为36.7%和30%,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治疗8周后,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100%,B组分别为76.7%和66.7%,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合用中药制剂康复新液及多潘立酮对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好,治愈率高,且可缩短疗程,减少费用。
- 张云丽范锦辉刘艳凤武彦荣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康复新液奥美拉唑多潘立酮
- 无吞咽症状者食管黏膜碘染色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食管黏膜碘染色诊断无吞咽症状者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 6例无吞咽症状、但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者进行碘染色检查,记录不染或淡染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边界等,并行多点活检,并将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 6例染色前发现食管可疑病变4 6 2个,染色后341例出现不染及淡染区4 78个,约1 / 3的患者可见2个以上不染或淡染区。中度不典型增生以上者1 0 4例,占2 8.4 %。本组食管黏膜碘染色的敏感度为89 .8%。结论 食管黏膜碘染色是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检诊的重要手段,染色后病灶的显色程度和边缘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 郭晓青王士杰张立玮吴明利刘艳凤高扬王顺平李英赛尔丽绵丛庆文
- 关键词:食管黏膜碘染色症状吞咽染色检查多点活检
- 食管癌变过程中p16和FHIT甲基化与蛋白失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食管癌变过程中p16和FHIT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44例癌前病变、14例原位癌、37例浸润癌和10例慢性食管炎共105例患者组织DNA进行了p16和FHIT基因甲基化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相应组织两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5例患者组织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p16和FHIT基因甲基化频率和蛋白缺失率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原位癌及浸润癌的甲基化频率和蛋白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黏膜慢性炎症组,且p16和FHIT基因甲基化与蛋白失表达密切相关。[结论]p16和FHIT蛋白表达缺失是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p16和FHIT基因可能通过启动子区甲基化失活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郭晓青刘艳凤郭瑞霞张立玮王士杰
-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P16FHIT甲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DNMT3B基因多态性与大肠腺瘤、大肠癌的关联研究
- 目的:探讨DNMT3B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始点39179G→T多态性与中国河北汉族人群大肠腺瘤和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73例个体(...
- 郭晓青刘艳凤王士杰张立玮吴明利薛辉徐志彬尔丽绵王顺平高扬
- 关键词:大肠腺瘤大肠癌DNMT3B多态性易感性
- 文献传递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脂型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脂型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高血脂型胰腺炎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科治疗的40例高血脂型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中脂代谢水平、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及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脂型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因子活化。
- 蒋翠玲刘艳凤庞博郭凤芹
- 关键词:胰腺炎血脂护理
- 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 阚存玲武彦荣田荫华刘艳凤马莉赵侠张德江郭大成
- 该课题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立题新颖,设计合理,方法得当,技术资料完整、规范、可靠,论证分析合乎逻辑,具备科学性。该研究对该病治疗上,做到了辨证施治,用药精,途径新,疗效高,对该病临床治疗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有效...
- 关键词: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大承气汤
- 康复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康复新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中西医结合治疗,B组单纯西药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分别记录临床症状、胃镜下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50.0%,胃镜下组织学改善有效率63.3%;B组分别为33.3%和43.3%(P<0.05)。治疗8周后,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0%、93.3%;B组分别为70%和7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好。
- 张云丽刘艳凤周文华郭大成
- 高危人群食管癌变过程中p16和FHIT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研究及其应用价值
- 张立玮郭晓青于卫芳孟霞王士杰王小玲郭瑞霞温登瑰王鼎新刘艳凤
- 该课题组以食管癌前病变为切入点,对癌前病变患者逐级分组,采用病例一一对照研究,对食管癌前病变、早期癌、浸润癌患者食管粘膜碘染色前、后内镜表现、组织学诊断、基因及蛋白水平的系列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对食管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观...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管癌基因甲基化
- 贲门癌术前术后食管粘膜碘染色应用价值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郭晓青王士杰刘艳凤高扬丛庆文
- 关键词:漏诊病理诊断贲门癌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探讨
- 张云丽周文华刘艳凤张瑞山姜颖新武彦荣郭大成
-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系由多种因素所致,既有生理的,又有社会生活神经精神方面的。该研究以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为对象,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康复新的疗效,综合观察在抑酸药的基础上加粘膜保护剂的疗效。思路明确,设计合理,有一定的创新...
- 关键词: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