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细胞
  • 5篇角膜
  • 4篇角膜内皮
  • 4篇角膜内皮细胞
  • 3篇兔角膜
  • 3篇兔角膜内皮细...
  • 2篇手术
  • 2篇内障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吸除
  • 2篇吸除术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小梁切除术
  • 2篇晶状体
  • 2篇角膜保存
  • 2篇白内障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屈晨
  • 10篇盛敏杰
  • 8篇林安娟
  • 2篇管宇峰
  • 2篇胡兆明
  • 1篇沈慧英
  • 1篇陈婴
  • 1篇李晶华
  • 1篇屈江宁
  • 1篇朱永红
  • 1篇于永春
  • 1篇陈轶卉
  • 1篇俞世放

传媒

  • 7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期保存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了解中期保存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前房内注入M K液 ,全眼球保存兔角膜。在保存 1、3、5、7d后 ,分别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染色及电镜学检查。结果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不断降低。尤其在保存 7d后 ,角膜内皮细胞存活率及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超微结构显示细胞膜连续性破坏 ,细胞器丢失 ,细胞死亡。结论 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的最佳时间为 1~ 5d。
屈晨盛敏杰林安娟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中期保存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屈晨盛敏杰厉曙光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6 80例 (6 80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前根据晶体核混浊的程度分为 1~ 4级 ,术后观察角膜水肿等情况。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术后 0~ 1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角膜水肿于术后 2~ 5d消退。结论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晶体核硬度尚未达到过硬时 ,以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屈晨盛敏杰林安娟胡兆明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白内障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 12眼晶状体不全脱位作晶状体摘除 ,其中超声乳化吸除 6眼 ;囊外摘除 2眼 ;囊内摘除 2眼 ;针吸 2眼。植入人工晶状体 12眼。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 11眼 ,1眼视力不能提高的原因为视网膜脱离。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治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 。
盛敏杰林安娟陈婴屈晨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状体
硒对中期保存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硒对中期保存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前房内分别注入M -K液 ,以及含有 3 μmol/L、5μmol/L、8μmol/L亚硒酸钠的M -K液后 ,全眼球保存兔角膜。在保存 1、3、5d后 ,分别行内皮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染色、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结果 保存后实验组GSH Px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保存 3d及 5d后实验组内皮细胞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内皮显微镜显示 ,保存后的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各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保存 5d后实验组细胞平均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角膜中期保存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硒 ,能够提高内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延长角膜的保存时间。
屈晨盛敏杰厉曙光于永春李晶华沈慧英
关键词:角膜保存内皮细胞亚硒酸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同种异体骨义眼座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义眼座的制作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骨股骨头部分 ,经高温等处理 ,去除有机质 ,保留骨松质的无机质部分的三维、内联、多孔的结构形态 ,经材料测试杂质极少 ,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 同种异体骨义眼座的动物埋藏 1个月开始有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生长 ,6个月后义眼座孔内有丰富的组织长入。对 2 2例义眼座一期、二期植入和 2例填充植入 ,术后组织反应轻 ,无并发症发生。
管宇峰盛敏杰俞世放林安娟屈晨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羟基磷灰石眼眶整容术
晶状体后囊膜前纤维机化膜摘除术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用手法撕除晶状体后囊膜的纤维机化膜,以恢复晶状体后囊膜的透明度,提高白内障手术的视力。方法对4581例(5028只眼)白内障施行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手术,其中54例(61只眼)因术中晶状体后囊膜前存在较为致密的纤维机化膜,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4例(19只眼),老年性白内障27例(27只眼),并发性白内障9例(11只眼),外伤性白内障4例(4只眼),估计手术后将会严重影响视力,故采用手术摘除。具体操作如下:前房内注入粘弹性物质,使晶状体后囊膜略低于平面,先用截囊针由切口插入,钩住纤维膜的边缘,向中央牵拉,使纤维膜的边缘与晶状体后囊膜粘连处游离,再改用撕囊镊,夹持游离的纤维机化膜,完整地从后囊膜撕去。结果采用粘弹性物质屏蔽和截囊针加囊膜镊撕去晶状体后囊膜前纤维机化膜,并保持后囊膜完整40例(42只眼);出现后囊膜裂隙、无缺损10例(13只眼);出现后囊膜裂口追加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4例(6只眼);其中2例(2只眼)施行前段玻切术。所有54例(61只眼)最终将人工晶体置入晶体囊袋内。结论在粘弹性物质屏蔽下,用截囊针将纤维膜游离,再用撕囊镊揭痂法撕除晶状体后囊膜前纤维机化膜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它可以恢复后囊膜的的透明度,提高视力;恢复后囊膜平整,使人工晶体置入后不会倾斜;不会因为术后YAG激光不能击破纤维机化膜,而影响白内障手术后效果。
盛敏杰林安娟屈晨陈轶卉
关键词:晶状体囊膜
1992~1995级诊断学教学调查被引量:2
2001年
屈江宁屈晨朱永红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改革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2001年6月,收住本院同时患有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的病人86例(86只眼),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0.5~3年,平均14.60个月.结果术后随访平均眼压为1.64 kPa(12.30 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4.15 kPa(31.23 mmHg)有明显降低.术后83只眼(96.5%)最佳矫正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屈晨盛敏杰林安娟管宇峰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梁切除术疗效并发症
闭角型青光眼及小梁切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小梁切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 Canon- 2 0 0 0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 (含分析仪 ) ,对 38例 (42只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小梁切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 :细胞密度 (2 4 85 .2 4±4 98.5 5 )个 / m m2 → (2 192 .5 6± 5 35 .0 4 )个 / m m2 、变异系数 (2 8.71± 8.19) %→ (31.17± 10 .2 6 ) %、最小细胞面积(2 4 3.2 9± 5 5 .6 3)μm2 → (2 5 4 .2 7± 97.2 9)μm2 、最大细胞面积 (6 4 8.73± 14 0 .83)μm2 → (733.15± 10 9.91)μm2 、平均细胞面积 (44 1.4 6± 4 9.96 )μm2 → (494 .5 1± 15 2 .4 3)μm2 、细胞面积标准差 (12 4± 5 2 .76 )→ (14 5 .2 9± 71.0 9)、六角形细胞 (5 9.5 9± 12 .74 ) %→ (6 0 .81± 2 0 .2 8) % ;从临床动态观察 ,术后正常前房、 °、 °、 °浅前房 ,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依次为 (2 4 4 5 .4 8± 4 6 1.36 )个 / mm2 、(2 30 8.79± 4 35 .2 3)个 / m m2 、 (2 2 5 4 .11± 4 2 7.32 )个 / m m2 、(112 3.33± 4 0 3.33)个 / mm2 。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小梁切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
林安娟盛敏杰胡兆明屈晨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小梁切除手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浅前房小梁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