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学战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固定
  • 3篇骨折
  • 2篇手术
  • 2篇微创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诊断与鉴别诊...
  • 1篇脂肪干细胞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机构

  • 6篇惠州市大亚湾...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大亚湾经...

作者

  • 10篇徐学战
  • 4篇陈添和
  • 3篇李欣
  • 1篇朱利斌
  • 1篇陈小虎
  • 1篇曾繁密
  • 1篇谢唏衷
  • 1篇李欣
  • 1篇李天武
  • 1篇李远辉
  • 1篇李远辉
  • 1篇曾繁密
  • 1篇陈添和
  • 1篇郭强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ky骨扩张系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Sky bone expander system单侧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单纯压缩骨折病人8例,在普通X线机电子透视引导下,采用单侧经皮椎弓根穿刺,Sky bone expander sys-tem扩张、复位压缩椎体,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观察普通X线机引导下手术操作要点、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椎体高度、痛疼缓解、生活质量等。结果: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病人痛疼评分(VisualAnalog Scale)由9.3降为2.8。终末评分2.9。椎体前方高度由平均压缩40%增高到70%,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普通X线电子透视引导下应用Sky骨扩张系统单侧经皮PKP是可行的,能迅速解除痛疼症状,减少后凸畸形。
贺雁翔徐学战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人脂肪干细胞向淋巴管样内皮细胞分化的最佳条件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作用下,可以诱导分化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经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染色证实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但其最佳诱导方案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156s)诱导脂肪干细胞成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取健康成人脂肪组织,胰酶消化法获得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成脂肪、成骨诱导等体外分化能力鉴定。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对照组加入低糖DMEM培养基,其余5组分别加入含25,50,100,200,300μg/L VEGF-C156s,分别观察诱导结果。结果与结论:成功分离纯化脂肪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利用含VEGF-C156s、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的诱导液将脂肪干细胞诱导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对照组未见明显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染色阳性细胞。诱导8 d后,25μg/L VEGF-C156s诱导后可见少数细胞染色阳性;50,100μg/L VEGF-C156s诱导后可见大量细胞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阳性表达;200,300μg/L VEGF-C156s诱导会导致细胞大量死亡。说明以质量浓度为50μg/L的VEGF-C156s诱导8 d,是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的最佳条件。
陈小虎陈添和徐学战郭强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分化能力
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腕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手背及腕部软组织缺损并骨骼肌腱外露患者15例,采用宽血管筋膜蒂、蒂部带皮桥、前臂中下段背侧皮动脉以下解剖骨间背血管筋膜蒂以避开骨间背侧神经等改良措施。结果15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形态佳,有保护性感觉。结论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较传统切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静脉回流好、成活率高等特点,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徐学战曾繁密陈添和
关键词:骨间背侧动脉皮瓣手术
无痛性小肾癌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9年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无痛性小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3.0cm)15例及误诊3例的患者的螺旋CT资料。结果:肾癌15例,高密度肾囊肿1例,错构瘤1例,单发性肾转移瘤1例。诊断准确率为83.3%(15/18)。小肾癌螺旋CT表现有两点,其一,CT平扫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软组织结节、无钙化及脂肪组织12例,中心有坏死、微量脂肪变2例,呈囊性改变1例;肿瘤表面模糊不清12例,清晰而不锐利2例,边缘相对光整1例。其二,增强扫描显著强化15例(ΔCT值>40Hu)。误诊3例有相应表现。结论:利用螺旋CT观察病灶的密度及强化等特征性表现,可为无痛性小肾癌的诊断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断依据。
贺雁翔徐学战
关键词:小肾癌螺旋CT
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按Letournel-Judet分类,手术入路的选择以骨折类型为基础,分析骨折分类、手术入路、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对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根据Matta评分,髋关节功能优异9例,良好18例,一般8例,差3例。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尽量早期手术,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以及术后及早期关节活动是提高复杂型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徐学战郭伯英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
改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附350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改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窝口周围环扎血管、楔形切除膀胱颈后唇、尿管气囊隔离膀胱与腺窝、膀胱造瘘口预置缝线及术后连续硬膜外腔自控镇痛等。结果 采用以上措施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350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经5个月至8年随访,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本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大部分患者不用输血、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李欣李天武徐学战朱利斌李远辉曾繁密庄宝和陈添和
关键词: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并发症瘘口尿管治疗前
创伤性膈疝20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的创伤性膈疝20例,从临床表现、X线所见等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经手术证实,18例治愈,随访1年均健康。死亡2例,1例挤压伤合并严重肺挫裂伤、肝破裂,手术治疗后死于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1例车祸伤由于腹腔内多脏器严重挫裂伤,形成胰瘘,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救治创伤性膈疝的关键。
李欣陈添和徐学战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
微创植骨治疗内固定术后萎缩性骨不连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微创植骨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收集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萎缩性骨不连18例,其中,肱骨3例,尺骨3例,股骨4例,胫骨8例;原固定方法:钢板6例,交锁钉3例,三角针3例,矩形钉4例,安氏针2例。采用微创自体取骨及经皮植骨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结果:18例患者3~7个月均获临床愈合。结论:微创植骨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费用少,适合内固定尚可靠的患者,适合基层开展。
徐学战王建业
关键词:微创骨不连植骨
微创胫骨髓内扩张自锁钉在胫骨骨折应用的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胫骨髓内扩张自锁钉在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胫骨骨折病例共24例。其中闭合骨折18例,开放骨折6例。按Johner-Wruhs分碟型骨折6例,粉碎骨折12例,单纯骨折4例。18例闭合骨折中6例行有限切口辅助复位,不剥离骨膜。余12例行闭合复位。手术入路及置钉过程保护髌下脂肪垫。术后1、2、3、4、5、6月随防病人并照片观察骨折端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40min。经过6~10月随防,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屈曲均>110度,踝关节活动度>(足石屈)40~10(背伸),膝关节痛2例。结论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对骨折血运干扰小,加之钉的抗弯曲、防旋及抗缩短能力强,并具有弹性固定的特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愈合快,可早期下地活动,关节功能恢复好。术中不用x线检测,避免了射线辐射,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徐学战李欣李远辉谢唏衷李日奎曾凡密庄宝和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微创髓内扩张自锁钉
外伤性脾破裂50例处理原则的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脾外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脾外伤诊治的临床资料,根据脾外伤的严重程度采用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13例。脾切除22例中12例施行自体脾组织移植;脾脏部分切除9例;粘合胶加大网膜覆盖6例。结果3例因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术后死亡,发生切口感染3例,经抗生素、加强营养、切口及时处理等,均恢复良好,治愈率94%。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不轻易切脾,但也不能盲目保脾。
李欣陈添和商仲岭徐学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