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通气
  • 3篇机械通气
  • 3篇机械通气患者
  • 3篇ICU
  • 2篇重症
  • 1篇动脉采血
  • 1篇预防性
  • 1篇预防性护理
  • 1篇置胃管
  • 1篇治疗仪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疼痛
  • 1篇重症患者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综合护理
  • 1篇综合护理干预
  • 1篇外科

机构

  • 7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7篇杨艳
  • 2篇马清云
  • 1篇孙立萍
  • 1篇潘丽杰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青海地区ICU机械通气患者角膜保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青海地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角膜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泪液分泌情况、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培训前后角膜保护认知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泪液分泌情况(SIt)为(9.98±2.23)mm,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结膜充血、角膜暴露、结膜暴露的发生率分别为3.33%、5.00%、1.67%,均低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知识评分(98.11±0.19)分、能力评分(96.25±0.25)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青海地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角膜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改善眼部不良症状,同时可提高护理人员对角膜保护的认知和实施能力。
马清云杨艳张玉婷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综合护理
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联合预防性护理在ICU脑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联合预防性护理在ICU脑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选取80例ICU脑外科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组(n=40)在护理基础上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 在ICU脑外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联合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
杨艳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危重症
早期肺康复在高原地区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早期肺康复在高原地区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7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其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37例,观察组为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早期肺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最佳活动水平ICU活动量表(IMS)评分、氧合指数、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I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肺康复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运动水平,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等。
马清云张德梅杨艳李祥
关键词:肺康复机械通气ICU
一种留置胃管的创新固定法被引量:2
2015年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因病情的需要将胃管保留数日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何使留置胃管在长时间内保持正确位置,固定是关健。目前,临床留置胃管的固定多采用胶布,由于多种原因,此种方法并不牢固,易发生脱出。重新更换胶布或安置胃管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工作中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现报告如下。
杨艳
关键词:留置胃管护理
桡动脉血采集进针方法的对比分析
2014年
临床经常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 O2和 CO2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也相应增加。临床采集动脉血气分析血标本主要从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而桡动脉为体表暴露部位,位置表浅故进针角度小,贴近桡骨而易压迫止血及观察出血情况,采血方便,因其对患者的损失较小,适于反复多次采,故而桡动脉采血在工作中较为常见。我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1月采用40度角进针采集动脉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杨艳
关键词: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疼痛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ICU收治的106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以及交流技巧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基础护理、体位护理、综合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VAP发生率、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杨艳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对新入职ICU护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培训模式对睡眠障碍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对新入职ICU护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培训模式对睡眠障碍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抽取30例新入职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参照组-传统培训模式,研究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讨论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实际操作成绩和个案分析能力成绩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两组中自主性和积极性、解决问题和学习成效等的人数多的一组也是研究组;培训后,两组培训学员对教学课堂的教学满意度对比,对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等满意度评分较高的一组是研究组;培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大,其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总评分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护士自主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升自主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值得推广。
潘丽杰孙立萍杨艳范燕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