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莹莹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与探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光谱
  • 5篇红外
  • 3篇琥珀
  • 3篇教学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专业教学
  • 2篇吸收光谱
  • 2篇官能团
  • 2篇红外吸收
  • 2篇红外吸收光谱
  • 1篇蛋白石
  • 1篇信息技术
  • 1篇选课
  • 1篇硬玉
  • 1篇硬玉岩
  • 1篇院校
  • 1篇致色机理
  • 1篇树脂
  • 1篇谱学

机构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邢莹莹
  • 2篇高孔
  • 2篇亓利剑
  • 2篇朱莉
  • 1篇陈冉
  • 1篇黄斌
  • 1篇谢明慧

传媒

  • 3篇宝石和宝石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超硬材料工程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广西轻工业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在琥珀检测与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红外光谱分析是矿物材料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表征手段,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FTIR)由于其快速、无损且能够进行微区检测等优势在而被广泛使用。以不同产地琥珀、柯巴树脂和覆膜处理琥珀为研究对象,通过BRUKER LUMOS独立式红外显微镜对样品的ATR-FTIR光谱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v(C=C)伸缩振动在1 643 cm^(-1)和δ(芳C—H)弯曲振动在889 cm^(-1)两处的红外吸收谱带均出现在多米尼加和俄罗斯琥珀中;由v(C—O)伸缩振动在1 300~925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谱带对于琥珀的产地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v_(as)(=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在3 080,1 643和887 cm^(-1)三处的红外吸收谱带为柯巴树脂所特有,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覆膜琥珀显示琥珀和人工树脂混合红外光谱,除琥珀特有的红外光谱之外,760和702 cm^(-1)红外吸收谱带为人工树脂中γ(芳X—H)面外弯曲振动所致。ATR-FTIR在琥珀的成因、产地及优化处理品种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邢莹莹
关键词:琥珀
秘鲁蓝色蛋白石矿物学性质及致色机理初探被引量:7
2017年
近年来蓝色蛋白石的研究仅限于矿物成分及致色机理,并未对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MPA)、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振动光谱、官能团表征、矿物组成及呈色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色蛋白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非晶态蛋白石,且振动光谱与天然蛋白石存在一定程度的频率位移。EMPA分析结果显示蓝色蛋白石主要元素为Si和Cu,且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为742 nm附近一吸收强度较高的宽谱带。综合电子探针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试结果得出,蓝色蛋白石的致色元素为Cu,在其内部呈典型平面正方形结构的[Cu^(2+)(H_2O)_4]^(2+),且Cu含量与其蓝色的体色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随着Cu含量增加蓝色体色更加浓艳。
邢莹莹邢莹莹亓利剑
关键词:红外光谱矿物组成致色机理
锆石热处理工艺与原理
2013年
锆石热处理工艺技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通过不同温度下惰性环境、氧化、还原、氧化+还原等气氛热处理工艺能够改善大部分锆石颜色、透明度、外观等物理性质,超高温热处理通过改变部分锆石的类型改变其宝石学性质。一般认为天然锆石的红褐色系列色调由色心导致,天然或处理蓝色锆石由离子致色,Fe3+可以使锆石显示黄色调。研究锆石热处理及其原理有助于找出热处理锆石与天然锆石的鉴别特征,但这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
高孔黄斌邢莹莹
关键词:锆石
不同产地琥珀FTIR和^(13)C NMR谱学表征及意义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并配合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不同产地的琥珀和柯巴树脂的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3 C NMR)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由C—H饱和键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强谱带致2 930,2 870cm-1红外吸收强谱带,与之对应的CH2—CH3弯曲振动致1 460~1 443cm-1和1 384~1 375cm-1红外吸收中强谱带,为不同产地琥珀的特征红外光谱;与琥珀相比较,柯巴树脂所特有的吸收谱峰为由C═CH2反对称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弱谱带3 080cm-1,C═C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1 645cm-1和C—H面外变形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890cm-1;分析不同产地琥珀的FTIR和13 C NMR谱学表征,其相对石化成熟度亦有差异,缅甸琥珀、辽宁琥珀、多米尼加琥珀、墨西哥琥珀的相对年龄依次变新,且δ=14×10-6~18×10-6和δ=215×10-6~220×10-6处的13 C NMR共振谱峰仅出现在柯巴树脂中,表明其石化成熟度相对偏低。文中对不同产地琥珀的谱学表征差异与其石化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一并给予了分析。
邢莹莹亓利剑麦义城谢明慧
关键词:琥珀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辽宁抚顺煤精的宝石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辽宁抚顺地区煤系地层中产出的煤精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XRD,ESEM,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微形貌特征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煤精的主要组分为非晶态树脂体和腐殖质,其有机组分的微形貌呈不规则鳞片状。样品存在OH,CH2,CH3,C═O,C—O,Si—O,C—H等官能团,分别在3390,2959,2930,2857cm-1处具有其特定的吸收谱带。煤精与煤的产出环境相似,但宝石学特征差异较大,推断前者的成玉机制主要是由于含有大量且具有胶结作用的树脂体和凝胶体充填了煤的蜂巢状孔洞中,使煤较疏松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而形成。
邢莹莹朱莉
关键词:红外吸收光谱
初探“启发式教学”在公选课中的应用——以《珠宝鉴赏》课程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结合公选课自身的特点和面向对象,并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以《珠宝鉴赏》公选课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探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包括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控上课节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缓和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邢莹莹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在珠宝类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结合珠宝类专业,通过"互联网+教育"实例,探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在珠宝类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邢莹莹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
琥珀及其常见仿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被引量:19
2008年
目前,中国珠宝市场上对琥珀产品的鉴定存在较大的困难。以琥珀及其常见仿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其计算机二次微分阶拟合处理技术,测试了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剖析琥珀中所含C官能团的种类和特征,寻找琥珀与仿制品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琥珀的红外吸收光谱在1 700 cm^-1处存有差异;琥珀与天然树脂如柯巴树脂、硬树脂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脂肪族结构特征吸收峰,后者在3 080 cm^-1处有由ν(CH)伸缩振动所致的红外吸收弱谱带以及较明显的、位于888 cm^-1处、由γ(C—H)面外弯曲振动所致的红外吸收弱谱带;琥珀和合成树脂在2 800-3 000cm^-1和400-1 500 cm^-1范围内存在较大的差异。
朱莉邢莹莹
关键词:琥珀仿制品红外吸收光谱官能团
翡翠无机充填改性的试验性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多数为有机充填的B货翡翠,此种翡翠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较容易鉴别,且不易保存。该试验采用了不同浓度配比的水玻璃进行充填,旨在探索与翡翠成分接近的水玻璃如何进行充填,且能较为明显地改善翡翠的外观。
陈冉邢莹莹高孔
关键词:翡翠
教学型本科院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合理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笔者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型本科院校该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合理性,提出四点设置教学计划中需注意的问题:(1)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2)根据行业前沿信息设置机动课程;(3)加大营销管理课程的比例;(4)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
邢莹莹
关键词:教学计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