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分子
  • 5篇分子筛
  • 3篇氧化物
  • 3篇金属
  • 3篇金属氧化物
  • 2篇油品
  • 2篇有机硫
  • 2篇脱除
  • 2篇活性炭
  • 2篇NO
  • 1篇度脱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氧...
  • 1篇有机氯
  • 1篇燃油
  • 1篇脱氯
  • 1篇脱硝
  • 1篇脱硝性能
  • 1篇物理吸附
  • 1篇吸附法

机构

  • 7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翠清
  • 7篇张伟
  • 3篇宋永吉
  • 3篇王虹
  • 2篇李鑫
  • 1篇徐胜美
  • 1篇王振
  • 1篇黄增斌
  • 1篇王思琪
  • 1篇胡雨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石油化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学报(石...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iO_2-CeO_2光催化吸附协同脱除柴油中的有机硫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O_2-CeO_2光催化吸附脱硫材料,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TiO_2-CeO_2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辐射显著提高了TiO_2-CeO_2的吸附脱硫性能;柴油中有机硫在TiO_2-CeO_2表面发生了光催化氧化转化为极性较强的砜类,可选择性地吸附在材料表面而被脱除。当TiO_2-CeO_2材料中钛铈物质的量比为9∶1、煅烧温度为500℃时,其光催化吸附协同脱硫效果最好;在紫外光辐射下反应5 h,油品中DBT的脱除率高达99.6%。TiO_2-CeO_2光催化吸附协同脱硫工艺可有效解决吸附脱硫工艺中芳烃竞争吸附导致吸附脱硫选择性低的问题;在模拟油品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甲苯,反应7 h后油品脱硫率仍高达96.6%。TiO_2-CeO_2对不同硫化物的光催化吸附协同脱硫效果顺序为:4,6-DMDBT>DBT>BT。TiO_2-CeO_2经四次再生循环使用后,脱硫率没有明显降低。
李鑫童靖予张伟王虹宋永吉王思琪李翠清
关键词:吸附脱硫柴油
吸附法脱除油品中有机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综述了近年来脱氯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炭、分子筛、金属氧化物等吸附剂的优缺点。其中分子筛和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显示出了良好的脱氯性能,且可通过简单的空气热处理再生,是非常有前景的脱氯吸附剂。在升高温度的情况下,分子筛和金属氧化物对有机氯的吸附从物理吸附转为化学吸附,脱氯性能显著提升,因而分子筛和金属氧化物化学吸附脱氯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解国应王佳烽冯海蛟张晨张伟李翠清
关键词:活性炭分子筛金属氧化物
吸附法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能耗高且难以超深度脱硫,而吸附脱硫成本相对较低,可超深度脱硫。综述了吸附法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吸附脱硫技术分为物理吸附脱硫和反应吸附脱硫。物理吸附脱硫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燃油中相对大量的芳烃和烯烃等组分会与有机硫化物形成强烈的竞争吸附,导致吸附剂脱硫选择性及脱硫量较低;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由于在吸附剂表面将有机硫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更易吸附的硫化物,然后再吸附脱除,因而吸附脱硫选择性较高。目前,还原型反应吸附脱硫技术S-Zorb工艺已投产,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氧化型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由于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不消耗氢气,极具应用前景。
张伟李鑫童靖予胡雨李翠清
关键词:物理吸附燃油有机硫
不同分子筛负载锰铈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脱硝性能被引量:28
2016年
分别以β、ZSM-5和US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锰铈催化剂,对其低温NH_3-SCR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XRD、BET、NH_3-TPD、H_2-TPR以及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筛负载的锰铈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低温NH_3-SCR反应活性,其中,Mn-Ce/USY的催化性能最好,在107℃时NOx转化率可达到90%。负载锰铈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下降;活性组分MnOx主要以无定型态分布于催化剂表面,且在ZSM-5上检测到聚集的CeO_2。催化剂表面弱酸对低温NH3-SCR反应起主要作用,催化剂表面上活性组分的表面浓度和氧化态明显不同,较高的Mn^(4+)/Mn^(3+)原子比和吸附氧表面浓度对提高催化剂的低温NH3-SCR反应活性有利。
黄增斌李翠清王振徐胜美冯凌波王虹宋永吉张伟
关键词:分子筛
改性Y型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油品中氯辛烷被引量:11
2021年
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对Na-Y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改性分子筛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方法、交换的离子类型、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剂与油品质量比等因素对改性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油品中氯辛烷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再生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Y分子筛的吸附脱氯性能高于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uO/Y分子筛。经Co 2+、Cu 2+、Ag+改性的Y型分子筛,其脱氯性能较Na-Y分子筛显著增加,其中Cu-Y分子筛的脱氯性能最好。当Cu-Y分子筛与油品质量比为1∶5、吸附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1 h时,脱氯率达到91.9%。NH 3-TPD表征显示,分子筛的表面酸性对其脱氯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分子筛表面总酸量越大,其脱氯性能越高。Cu-Y分子筛再生循环使用7次后,其比表面积及酸量有少量减小,导致其脱氯性能略微降低。
解国应宫玉洁周东旭冯海姣王佳烽张晨张伟李翠清
关键词:Y型分子筛离子交换
选择性催化氧化NO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NO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选择性催化氧化吸收法(SCO)脱硝是目前较有价值的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氧化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目前,用于NO催化氧化的催化剂主要有活性炭类、分子筛类、贵金属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价格低廉,制作简单等,是目前较有研究前景的催化剂。目前,关于SCO各类催化剂脱硝机理的研究,常温下经济实用且氧化、稳定、抗毒性能优良的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氧化工业废气工艺的探索是脱硝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雒亚月李翠清张伟张伟宋永吉王虹
关键词:活性炭分子筛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
油品中有机氯脱除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油品脱氯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催化加氢法、亲核取代法、吸附法等脱氯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其中,吸附脱氯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的优势,是极具应用前景的脱氯技术。并且,分子筛和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因性能优良,成本低,再生简单,将成为未来吸附脱氯研究的重点。
牛慧赵冬汁张晨张伟李翠清
关键词:脱氯油品分子筛金属氧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