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OD、GSH-Px、MD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将87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同时选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SOD、GSH-Px、MD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随TNM分期的升高而降低,MDA水平随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D、GSH-Px、MDA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且与临床分期有关,为今后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靶点。
- 刘静吴建平寇耀全信保黄丽
- 关键词:胃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
- 血管周细胞与乳腺癌血管生成被引量:1
- 2016年
- 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并有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倾向。虽然其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等治疗手段已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仍有大约25%~3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随访10~15年之后发生远处转移,且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 刘静黄丽杨敏
- 关键词:周细胞乳腺癌血管生成
- 2型糖尿病合并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86例合并T2DM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N组(术后EN支持)和PN组(术后PN支持),每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糖、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EN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无明显变化(P>0.05),而PN组则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1周EN组FBG、2hPG均显著低于PN组(P<0.01);术后PN组体重(BW)、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蛋白(PA)、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EN组(P<0.05);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1)。结论 T2DM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EN效果优于PN,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信保邹佩钢杨学军贾映东吴建平刘静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肠道肿瘤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吡非尼酮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及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及PFD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AP组及PFD低、高剂量组均成功复制AP模型,PFD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FD 50和150 mg/(kg·d)灌胃治疗24 h,AP组、对照组大鼠则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干预完成后,测定各组大鼠腹水量、血清淀粉酶(AMY)、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比较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oll样受体4/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TLR4/MYD88)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组大鼠腹水量增加(P<0.05),血清AM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病理评分、Toll样受体4(TLR4)和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表达升高(P<0.05);与AP组比较,PFD低、高剂量组腹水量减少(P<0.05),血清AMY、IL-6、TNF-α水平、病理评分、TLR4和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PFD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腹水量减少(P<0.05),血清AMY、IL-6、TNF-α水平、病理评分、TLR4和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PFD对AP大鼠胰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黄丽刘静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吡非尼酮胰腺损伤
- CD4+、CD8+及CD4+/CD8+对胃癌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CD4+、CD8+及CD4+/CD8+对胃癌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213例为胃癌组,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CD4+、CD8+及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术后感染情况;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9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胃癌组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CD4+、CD8+、CD4+/CD8+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治疗后出现感染患者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8+及CD4+/CD8+表达水平在胃癌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监测其水平变化对胃癌患者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刘静贾映东张兴黄丽
- 关键词:免疫功能胃癌
-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住院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95例IBD患者(设为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D)有33例(设为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有62例(设为UC组);同期招募6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对象的肠黏膜组织及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IBD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活动度IBD患者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与IB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对IBD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结果CD组和UC组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的CD和UC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组和UC组患者血清miR-31-3p的表达水平均与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r=0.654,P<0.05;r=0.672,P<0.05),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也与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5;r=0.631,P<0.05)。对于CD和UC,联合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的表达水平诊断疾病和评估病情的效能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miR-31-3p表达上调,并与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IB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丽胡小丽刘哲刘静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