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田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肺癌
  • 1篇低剂量
  • 1篇阳性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预后
  • 1篇筛查结果
  • 1篇筛查结果分析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烯醇化...
  • 1篇泡腾片
  • 1篇期疗效观察
  • 1篇前体
  • 1篇阻塞性

机构

  • 5篇安徽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田田
  • 2篇孟水平
  • 2篇徐叶红
  • 2篇李家军
  • 1篇钱立庭
  • 1篇李明
  • 1篇李来玲
  • 1篇魏东华
  • 1篇王浩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 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治疗组给予 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600 mg,2次/d,口服)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 放入吸入装置中进行吸入,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共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1%、8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 =0.03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 FVC 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1.9±0.6)L、(3.1±0.3)L、(67.9±8.4)%,对照组分别为(1.6±0.5)L、(2.7±0.2)L、(59.3±7.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304、6.564、4.609,P =0.021、0.000、0.000)。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能够提高 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李家军田田孟水平李来玲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噻托溴铵
EGFR、ALK、ROS-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在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8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理学资料,随访1年统计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情况。采用突变扩增系统(ARMS)检测EGFR基因,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ALK、ROS-1基因。比较入组患者各基因突变阳性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ALK阳性患者8例,ROS-1阳性患者2例,EGFR阳性患者35例,阳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长于阴性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肺癌组织EGFR、ALK、ROS-1、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可作为影响老年NSCLS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老年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EGFR、ALK、ROS-1的突变情况与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三者突变均可显著影响患者预后。
田田张志红崔亚云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预后
2015-2019年合肥市城市居民肺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系统分析2015-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居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筛查结果,评价安徽省肺癌早诊早治的筛查效果,为肺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5-01-01-2019-12-31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7个区40~69岁的常住城镇居民进行“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对评估为肺癌高危的居民进行低剂量肺部螺旋CT扫描,筛查肺部阳性结节、疑似肺癌等病变,通过主动随访及被动随访最终确诊肺癌的病例数。结果共完成问卷调查68400人,评估出肺癌高危人群19414例(高危率28.38%),共完成15991例低剂量肺部螺旋CT扫描(筛查参与率82.36%)。检出肺部结节2563例(检出率16.02%),阳性结节779例(检出率4.87%),疑似肺癌116例(检出率0.72%)。确诊肺癌病例为110例,70.91%的病理分期为Tis期及Ⅰ期。采用多项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疑似肺癌与良性结节的发生与吸烟、肿瘤家族史、肺部慢性疾病史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而良性结节同时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P<0.05。此次筛查评估为肺癌高危居民的肺癌检出密度为135.38/10万人年;参与CT筛查者肺癌检出密度为168.47/10万人年;其中检出阳性结节及疑似肺癌的肺癌检出密度分别为1735.25/10万人年和8395.42/10万人年。结论城区居民自愿参加肺癌筛查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效果较为显著,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低剂量肺部螺旋CT可有效提高肺癌的早诊率。
田田魏东华徐叶红徐轲张志红钱立庭
关键词:肺结节
NSE与proGRP单独或并联联合检测对SCLC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NSE、proGR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按照预先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依据诊断研究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行质量评估,通过Meta DiSc 1.4及STATA 12.0合并效应量,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结果]纳入12篇文献。对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1)以健康组为对照NSE、pro GRP及两者联合诊断SCLC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86,0.8831,0.9577。Z检验显示proGRP及联合检验均优于NSE单独检验SCLC,但proGRP单独检测和联合检验对SCLC诊断无统计学差异。(2)以肺部良性疾病为对照NSE、proGRP及两者联合诊断AUC分别为0.7226,0.8387,0.9289。Z检验表明联合检测优于proGRP单独检测,proGRP优于NSE单独检测对SCLC诊断。(3)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对照NSE、proGRP及两者联合诊断AUC分别为0.7145,0.6282,0.9290。Z检验提示单独或联合检测NSE、proGRP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SE、proGRP单项检测在诊断小细胞肺癌时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NSE和proGR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小细胞肺癌诊断灵敏度,proGRP单独检测特异性更高。临床应根据不同目的 ,有选择性地合理使用NSE、proGRP单独或联合检测。
王浩田田李家军孟水平徐叶红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32例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临床实际中晚期肺癌经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2例经免疫治疗的晚期肺癌,收集各项数据,评估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或度伐利尤单抗治疗。随访至2021年1月,观察到总体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1.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5.0%。任意级别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发生率为87.5%(28/32),其中3~5级为28.1%(9/32),致死性为6.3%(2/32),免疫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发生率为18.8%(6/32)。结论在临床实际中,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疗效、irAEs发生率与临床研究报道相类似,但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于临床研究的报道,值得临床警惕。
田田徐轲李明张志红
关键词: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