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尧伊
-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美术家协会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引子与回旋——《长征交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在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我近10年(2005-2015)的绘画作品汇选。分为3个部分:《长征交响》组画共39幅,风景和风俗画共77幅,连环画《长征·1936》选76幅。既称“汇选”,基数自然不止于此。画不是画给自己看的,总要向社会汇报。只是自己都觉不尽意,也就羞于见人,于社会也无益。实际上,数量的受益者只是我自己。儿时鸦涂,大人常责我“糟蹋纸头”,现在不仅糟蹋纸,还有布、板,而且不必像儿时用牙膏来代替白颜料。数量的意义在于:谁能知晓哪块云彩有雨?
- 沈尧伊
- 关键词:长征引子绘画作品风俗画连环画受益者
- 中国当代名画家“架上连环画邀请展”联想
- 2010年
- “架上绘画”指创作、展示形态。展示形态决定了绘画如何面众,故要紧。打出生起,连环画原稿的身份就是印刷品的“母版”。印刷品小,原稿就不必大,印刷完成,印刷品流通社会,原稿除个别可能再版外,为人(甚至是作者)所遗忘。偶见连环画之原稿,可见铅笔草稿、白粉修涂痕迹皆是,四边布满缩印的尺寸和页码,还有编辑写的修改意见。显然,连环画原稿是不打算面众的。
- 沈尧伊
- 关键词:连环画联想画家架上绘画印刷品原稿
- 一条毛毯
- 2009年
- 1931年12月,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起义.加入了红军。起义将领董振堂送给朱德同志一条毛毯,作为纪念。后来,朱德同志看到周恩来经常冒着严寒和风雪,走在延安到西安的路上,便将毛毯转赠给了他。这条毛毯伴随老一辈革命家们,经风雪,南征北战,一直用到全中国解放。
- 任梅沈尧伊
- 关键词:毛毯起义将领国民党周恩来革命家红军
- 地球的红飘带(选登)
- 2017年
- 沈尧伊的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历经6年完成,共5集,926幅。前163幅为58cm×60cm,164至926幅为39cm×60cm。其中近一半为双联画,即39cm×120cm。它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部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大型连环画,是中国连环画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连环画创作中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 魏巍王素沈尧伊
-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选登连环画红军长征长篇
- 远去的马蹄声
- 2016年
- 1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初次来到这个世界,我敢说,没有谁比我听到了更多的马蹄声,也没有谁像我那样整日整夜地枕着马蹄声入眠,更没有谁像我那样每天等待着那串马蹄声的响起,就像等待日出和日落。2我是红军的女儿,出生在1935年11月1日。母亲说,那天,在我的故乡湖南桑植,父亲派来照顾她的卫生员因事外出了,屋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就在这时,我急不可待地出生了。
- 贺捷生沈尧伊
- 关键词:伤病员林伯渠
- 迎春组曲
- 2010年
- 沈尧伊
- 关键词:组曲迎春
- 西征·东归(一)
- 2017年
- 沈尧伊
- 关键词:红四方面军宁夏战役
- 致敬经典 地球的红飘带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期推荐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是一部描写红军长征的巨著,根据著名作家魏巍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这套连环画共926幅,画家在着力刻画人物的同时,善于把典型人物与特定历史下的典型环境结合起来,硝烟弥漫的战地拼杀、波涛汹涌的江河飞波、崇山峻岭的天险奇袭、雪山草地的风云变幻……都使我们有着切身感受。
- 魏巍王素沈尧伊
- 关键词:红军长征小说改编著名作家刻画人物典型环境
- 春之曲
- 2011年
- 沈尧伊
- 《长征·1936》三部曲[第三部]大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一)
- 2015年
- 11936年4月,正当蒋介石乘专机频频巡查中国西南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地区,以堵防红二、六军渡江北上之时,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一场风雪刚过,一架飞机从洛川向北飞去。这是一架美式波音小型军用运输机,此行目的地是陕西省的肤施城。肤施,后更名为延安,1936年间是国民党东北军的防区。
- 沈尧伊
- 关键词:军用运输机抗日救国董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