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
- 作品数:3 被引量:8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2—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无锡市江海、广益、蠡湖、雪浪4个街道在册管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查对象,年龄18~60岁。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进行入户调查和认知能力评估。结果 305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173例,发生率为56.72%,其中临界状态、轻度缺损、中度缺损分别占34.10%、20.98%和1.6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受教育年限≥13年为参照组,受教育年限0~6年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性为5.434倍,以SDSS评分<2分为参照组,SDSS评分6~9分、≥10分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性为2.904、4.547倍;竞争性就业(OR=0.330)、庇护性就业(OR=0.315)、纳入个案管理(OR=0.204)、未治精神病期<1年(OR=0.402)、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2 000元以上(OR=0.621)、对患者关心(OR=0.847)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住院2次以上(OR=2.832)、临床表现阴性症状为主(OR=1.207)为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明显,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应加强对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推行个案管理,改善患者的就业保障和生存环境,是防治认知功能损害的有效措施。
- 吴越杨雀屏程灶火周德祥张紫娟张菁范洁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影响因素
- 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无锡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网络中,筛选出有危险评估等级2级及以上记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入组前、随访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比较1年内2组患者的复发住院率、不同危险等级人数和累计暴力行为发生次数。结果:随访1年末,2组患者2级及以上危险等级人数及暴力行为发生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1年内复发率相当,研究组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及家属FIS、SAS、S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能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 姚建军吴越杨雀屏周德祥张菁张恒范洁张紫娟
- 关键词:家庭干预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
- 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共16周。于训练前及训练后采用人际感知任务(IPT-15)、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SC)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6周末干预组IPT-15总分及亲属关系、竞争关系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16周末干预组SSC评分较训练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技能。
- 张菁袁国桢周振和徐晓燕陆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社交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