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忠

作品数:3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肝炎
  • 12篇乙型
  • 12篇病毒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慢性
  • 10篇肝炎病毒
  • 8篇细胞
  • 8篇基因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肝细胞
  • 5篇重型
  • 5篇重型肝炎
  • 5篇细胞癌
  • 5篇干扰素
  • 5篇肝细胞癌
  • 5篇HLA
  • 4篇血浆
  • 4篇血浆置换

机构

  • 24篇青岛市传染病...
  • 7篇青岛大学
  • 4篇滨州医学院
  • 2篇青岛海慈医疗...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33篇李建忠
  • 9篇柳富会
  • 9篇李长缨
  • 8篇侯青顺
  • 8篇李晓斐
  • 6篇王义成
  • 4篇冯义生
  • 3篇宋树芬
  • 3篇王宝华
  • 3篇栾希英
  • 2篇胡彬
  • 2篇吴玮
  • 2篇赵林
  • 2篇张娴
  • 2篇王慧
  • 2篇闫秀萍
  • 1篇任树明
  • 1篇刘中景
  • 1篇周蓉蓉
  • 1篇刘晓华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预防医学文献...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前沿...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山东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3
  • 2篇198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戊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1998年
为探讨戊型肝炎病人血清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别对65的戊肝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了sIL-2R、ALT及T-Ril水平动态测定.结果显示,戊肝极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各组间sIL-2R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sIL-2R水平与同期血清ALT及T-Bil呈显著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P<0.01)和0.38(P<0.05);戊肝极期sIL-2R水平与戊肝病程中肝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r值为0.58(P<0.01),而其下降速度则与肝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是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值为-0.67(P<0.01).提示,细胞免疫在戊型肝炎致病中起重要作用,sIL-2R水平及动态监测可较好地反映戊型肝炎的病情变化.
李建忠李长缨张娴樊立人侯青顺
关键词:戊型肝炎细胞免疫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了解青岛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以及HCV5’NC和HCV-NS5b两区域分型结果间的差异。本文对采自147例各型内肝患者和7例有偿供血者的共154份HCV RNA阳性血清,同时进行了HCV5’NC和HCV-NS5b两个区域酶切分型研究结果显示,两区域的HCVⅡ(1B)型感染分别占82.5%和83.1%;在各临床类型中,肝硬变患者的HCVⅡ(1b)型占91.3%,高于其它临床类型.提示HCVⅡ(1b)型为青岛地区HCV感染的优势株,并且可能和肝病的进展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HCV-5’NC区和HCV-NS5b区酶切分型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互对应关系。
侯青顺樊立人张娴李晓斐李建忠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基因型基因分型
拉米夫定并干扰素α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MD)并干扰素α(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将160例HBV-DNA和HBeAg阳性的CHB病人随机分为A、B、C共3组。A组给予LMD 100 mg/d,联用IFNα5 MU,3次/周;B组单用LMD 100 mg/d;C组单用IFNα5 MU,3次/周,3组均12个月为一疗程。3组均在6个月及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6个月时,A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646、11.332,P〈0.05);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4.158,P〈0.05)。疗程结束时,A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5.684、13.907,P〈0.05),A组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88,P〈0.05);A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49~7.016,P〈0.05)。结论 LMD联合IFNα是HBeAg阳性CHB病人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其YMDD变异率低于单用LMD,疗效明显优于单用LMD或IFNα。
郭保营李建忠
关键词:拉米夫定干扰素Α
76例戊肝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动态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为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戊肝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动态观察了76例戊肝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sIL-2R水平,并与同期血清ALT及T-Bil水平进行了对比,以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 戊肝各期sIL-2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戊肝极期sIL-2R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0.05),戊肝各期sIL-2R水平与ALT及T-Bil呈显著正相关(r=0.58,P<0.ol;r=0.40,P
李长缨李建忠
关键词:SIL-2R戊型肝炎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到2009年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CHB患者46例,应用IFN-α治疗48周,根据IFN-α治疗的疗效将其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评价患者的宿主、病毒载量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的性别比例、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应答组治疗前HBV-DNA载量低于无应答组,ALT水平高于无应答组,HBeAg阳性患者的应答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在治疗12周时HBV-DNA载量下降>2log的比例高于无应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HBVDNA载量低、ALT水平高和HBeAg阳性以及治疗12周时的HBVDNA应答可以作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时应答的预测因素。
王慧李建忠柳富会侯青顺郭宝营
关键词:干扰素-Α影响因素
中国北方汉族人HLA-Ⅰ、Ⅱ类基因与HBV水平感染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Ⅰ、Ⅱ类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分别对102名慢性持续性HBV感染者(实验1组)、76名急性HBV感染者(实验2组)及1383名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无血缘关系自愿骨髓捐献者(对照组)作HLA-Ⅰ、Ⅱ类基因分型检测,将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HLA-DR9、DR12在实验组(实验1组+2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HLA-DR8在实验1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实验2组(P<0.01);HLA-DR13,DR15在实验1组中的频率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1,P<0.05)。结论HLA-DR9可能有助于HBV对宿主的感染;HLA-DR8,DR12可能有助于HBV对宿主的持续感染,对HBV感染的慢性化有促进作用;HLA-DR13,DR15可能有助于宿主对HBV的清除,对HBV感染的慢性化有抑制作用。
李长缨赵林李建忠吴振军李晓斐焦淑贤
关键词:HLA基因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PA)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时机、可行性。方法:对81例慢性重型肝炎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ALSS...
李建忠宋树芬陈美珠王宝华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慢性重型肝炎
文献传递
HLA-DR基因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国HBV感染人群HLA-DR基因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1组)、38例肝硬化患者(实验2组)、34例肝细胞癌患者(实验3组)及1383例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无血缘关系自愿骨髓捐献者(对照组)的HLA-DR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HLA-DR1在实验3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χ2=4.80,P<0.05),HLA-DR13在实验3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实验1组明显增高(χ2=5.56,P<0.05),实验2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R1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易感基因,携带HLA-DR13基因位点的HBV感染者更易发展为肝细胞癌,HLA-DR各等位基因表型频率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分布无差异。
王义成李建忠李长缨柳富会
关键词:HLA-DR肝细胞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
HBV前-C区和BCP区变异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HBV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于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HBV DNA>104拷贝/ml的慢性HBV感染者8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2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27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26例,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其HBV前-C区1896位变异和BCP区1762/1764位变异,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HCC组和LC组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率、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但HCC组和LC组间无显著差异。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变异组。结论 HBV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HCC形成有关,机制是否与HBV变异和TNF-α水平间的因果关系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建忠柳富会侯青顺李晓斐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多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宿主遗传、免疫以及病毒等因素在肝细胞癌(HCC)形成中的作用,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形成的多因素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 87例、乙肝肝硬化(LC) 38例和HCC34例,分别对...
侯青顺柳富会闫秀萍李建忠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癌基因变异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