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肌
  • 2篇小儿
  • 2篇儿童
  • 1篇心电图分析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音
  • 1篇心音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室性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第六人...

作者

  • 5篇王兰菊
  • 3篇朱家莱
  • 2篇王阳
  • 1篇邹丽萍
  • 1篇王方正
  • 1篇余培桢
  • 1篇金兰中
  • 1篇王晓慧
  • 1篇刘为民
  • 1篇王勤
  • 1篇梁翊常
  • 1篇刘颖
  • 1篇姜治忠
  • 1篇牛雨

传媒

  • 4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儿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1999年
王兰菊朱家莱刘为民宋爱玲王晓惠
关键词: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小儿
100例起搏器安置前、后心音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探讨起搏器安置前、后心音图的改变,以了解安置起搏器对心音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并安置有不同类型起搏器的患者100例,进行了安置前及安置当天及安置7天的7个部位心音图的描记和分析。结果:起搏器安置后有97%记录到心脏起搏音;69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安置后有40%第三心音消失,58%收缩期杂音减弱,35%增强。14例心房抑制型及17例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安置前、后心音图改变不明显。结论:提示起搏器安置后,心音图可获得改善。
姜治忠牛雨杨宏陈庆华王兰菊王兰菊关越陶小娟余培桢余培桢许美龄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音图
Q-T离散度在儿童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估Q-T离散度在判断儿童心肌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正常儿童的Q-T离散度正常值范围。方法采集210例健康儿童、心肌炎患儿及疑似心肌炎儿童的QTd和QTc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深入探讨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情况及心功能指标与QTd和QTcd值间的关系。结果①QTd和QTcd值在健康儿童、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儿童三组间有明显的差异,且与心肌受损程度呈正相关。②心肌炎患儿中依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无和心功能不全存在与否进行分组,二组间QTd和QTcd值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Q-T离散度作为一个无创且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在判断心肌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状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阳朱家莱王兰菊邹丽萍
关键词:心肌炎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健康儿童心功能不全
小儿慢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及临床分析(附31例报告)
1998年
总结了31例小儿慢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首次发病年龄2个月~11.5岁,病程持续33天~3年零20天。心力衰竭13例,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可见异位P波,房率115~250次/分,昼夜变化差46~132次/分。伴房室传导阻滞19例。药物治疗93次,转复9例。对房率快。
刘颖宋爱玲梁翊常王兰菊王晓慧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电图儿童
川崎病心肌损伤在疾病各期及随访管理中的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在发病各期的心肌损伤情况,特别关注随访患儿情况。方法收集住院及随访患儿共72例,其中伴心肌损伤32例,无心肌损伤40例。分析各期患儿心肌损伤发生、发展及恢复、演变结果。结果①伴心肌损伤患儿随访彩色超声示:左心室轻、中度扩大13例;左房扩大2例;EF下降2例;心包积液2例;二尖瓣反流1例。②6例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出现心肌酶升高。③本组患儿的心电图改变以I°AVB为主(14例)。④早期炎性指标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可作为关注心肌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其达到一定的高度(WBC≥20×109/L,CRP≥80)时,应警惕川崎病并发心肌损伤的可能。⑤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⑥心肌损伤在恢复期和慢性期亦有发生,发生率为37.5%。结论所有川崎病患儿在后期随访中应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特别是急性期炎性指标高和(或)冠脉病变的患儿。
王阳朱家莱金兰中王兰菊王勤
关键词:川崎病心肌损伤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