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少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汁
  • 1篇胆汁瘤
  • 1篇血管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阻断
  • 1篇亚甲蓝
  • 1篇亚甲蓝染色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胰腺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清胰汤
  • 1篇染色
  • 1篇阻断
  • 1篇吲哚
  • 1篇吲哚美辛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机构

  • 3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3篇李恒力
  • 3篇许丙辉
  • 3篇齐双玉
  • 3篇刘昭明
  • 3篇李祯
  • 3篇郑少华
  • 1篇刘洋
  • 1篇姚皓

传媒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手术后胆汁瘤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手术后胆汁瘤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50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手术(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后胆汁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结果:500例患者中45例(9.0%)术后发生胆汁瘤。统计分析显示,存在胆道扩张、TACE术前肝切除史、非超选择性插管、使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是患者介入手术后发生胆汁瘤的危险因素(均P<0.05)。45例胆汁瘤患者中10例为有症状胆汁瘤患者,主要为黄疸和发热,且胆汁瘤直径明显高于无症状患者(8.12 mm vs.21.84 mm,P<0.05),穿刺引流治疗后8例患者胆汁瘤缩小,2例消失;35例无症状组患者定期影像学随访。结论:对于有危险因素的肝细胞癌患者,应积极做术前好评估和预防工作。有症状的胆汁瘤患者应当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无症状的胆汁瘤患者应当进行影像学随访,若胆汁瘤增大需要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刘昭明李祯许丙辉刘洋齐双玉郑少华李恒力
关键词:胆汁瘤
吲哚美辛联合清胰汤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联合清胰汤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术前30 min给予安慰剂肛塞,研究组术前30 min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术后24 h给予清胰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胰腺炎发生率为2.3%(2例),对照组胰腺炎发生率为14.6%(12例),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2、24、48、72 h血清淀粉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美辛联合清胰汤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李祯刘昭明许丙辉郑少华齐双玉李恒力
关键词:ERCP术后胰腺炎清胰汤吲哚美辛
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及7 d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总胆红素]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31%(P<0.05)。两组AST、Che及APTT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AST水平较前升高,Che水平较术前降低,而APTT较术前延长;但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AST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同时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肝血管成像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李祯刘昭明许丙辉齐双玉姚皓郑少华李恒力
关键词:肝切除术亚甲蓝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