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B超诊断联体胎儿畸形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秦川杨德民高玉丽范桐宇
- 关键词:胎儿畸形头围双顶径B超诊断停经腹腔内
- 实时超声造影在常见肾肿瘤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肾脏为单一的血供脏器,没有类似于肝脏的血管时相划分。欧洲临床超声造影指南(2008)提出肾脏注射对比剂后,首先各级动脉显像,10-15s后肾皮质增强,然后髓质缓慢增强,30-40S时肾锥体的增强与周围肾实质达到相同水平,但通常回声会稍弱,之后可见肾静脉显像,实质增强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肾脏血管状态、患者年龄、肾血流以及超声设备的敏感度旧,约120s后肾实质增强明显减退,肾髓质先减弱,然后肾皮质缓慢减弱。肾脏超声造影的增强时相可分为动脉期或皮质期(10-40s)、静脉期或髓质期(41~120s)及延迟期(121~360s).
- 秦川王勇
- 关键词:实时超声造影肾肿瘤肾髓质持续时间患者年龄
- 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评价心脏舒张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之比(E/Em)评价正常人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和异常值的界定。方法:100例健康人群按年龄分成<50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4组,测量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E峰值、舒张晚期A峰值、二尖瓣外环组织运动速度舒张早期Em峰值、舒张晚期Am峰值,计算E/A比值、Em/Am比值及E/Em比值。比较年龄、性别、心率、体重指数(BMl)、二维超声结构参数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E/Em的影响,界定E/Em的异常取值。结果:1.年龄对E/Em有影响(D=0.449,P=0.000),E/Em随着年龄的增长升高。2.50岁以上正常人中使用E/Em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E/Em值应至少大于10。结论:E/Em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 秦川王勇
- 超声诊断双宫颈、单宫体畸形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秦川杨德民李晨
- 关键词:超声诊断子宫发育畸形
-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26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评估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126个微小实性结节中,恶性结节74个(58.7%),良性结节52个(41.3%)。74个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多表现为:向心性(67.5%)、不均匀性(83.8%)、低增强(82.4%)、慢进同出(66.1%)、周边等增强(93.2%),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62.2%、96.2%、76.2%、95.8%、64.1%、58.4%;52个甲状腺微小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63.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李晨郝玉芝王勇秦川杨裕辉高光旭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
-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他危险因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
- 秦川王勇
- 文献传递
- 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室壁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采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右心室心尖部(RVA)及间隔部(RVS)起搏对室壁运动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RVA起搏(RVA)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同步记录磁频心电图,在QTVI模式下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和左室长轴的彩色组织多普勒图像并储存,测量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肌收缩时间间期,评价RVA与RVS起搏时心肌运动的变化。结果:①与RVS组比较,RVA组部分心肌收缩达峰时间明显延迟,以左室侧壁、后壁为著;②与RVS组比较,RVA组QRS波增宽,左心室内机械收缩同步性及左、右心室间机械收缩同步性降低。结论:与RVA起搏比较,RVS起搏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 贺军苟志平秦川张艳红
- 关键词:起搏部位心肌运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 His束起搏对心脏运动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希式束起搏(HBP)及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HBP组和21例RVSP组患者,观察两组起搏术后7天、1个月、6个月的起搏参数。并把QRS波的宽度作为心室电活动的指标,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采集标准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的彩色组织多普勒图像并储存,评价HBP与RVSP时心肌运动的变化,并测定评价心功能的心脏超声指标: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验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1)两组起搏阈值、起搏感知、阻抗无差异,无电极移位、阈值增高。(2)HBP组QRS波时限正常,RVSP组QRS波时限大于HBP起搏时(P<0.001)。(3)两组同一心动周期心肌运动曲线比较:HBP时曲线走势与正常时基本一样;而RVSP时曲线杂乱,各波达峰时间不再一致,心肌运动规律性也明显改变。(4)与RVSP组比较,HBP组左室内,左、右室机械运动的同步性均有改善(P<0.05)。(5)HBP状态下心功能明显改善:LVESV显著减小,SV、CO显著增加(均P<0.001)、LVEF明显改善(P<0.001)、NT-proBNP明显改善(P<0.001)。结论与RVSP比较,HBP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 贺军张艳红刘洋刘晓红秦川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部位心肌运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甲状腺微小癌(TMC)病灶较小,缺乏临床特征,超声检查是发现和诊断TMC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超声(CUS)、弹性成像(UE)及两者联合对TM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78例TMC患者(237个结节)的资料,所有结节均行CUS和UE检查。计算CUS、UE及两者并联/串联诊断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尤金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两者并联/串联与CUS诊断TMC的能效差异。结果 237个微小结节中病理诊断恶性108个(45.6%),良性129个(54.4%);CUS诊断良性结节133个,恶性结节104个;UE诊断良性结节88个,恶性结节149个。UE的敏感度高于CUS,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于C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15.28、6.79,P〈0.01)。两者并联/串联诊断良性结节72个/150个,恶性结节165个/87个,两者并联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CUS,特异度、尤金指数、阳性预测值低于C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10.02、25.42、4.68、9.76,P〈0.05);两者串联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C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38,P〈0.05)。结论 CUS和UE诊断TMC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与CUS相比,两者串联诊断可提高TMC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李晨高光旭李建宁王勇杨玉辉秦川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弹性成像技术
-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trigger syndrome MPS)此类慢性疾病在全世界均具备流行性,其特征表现为局部疼痛(或牵涉痛),长期固定姿势工作者、高劳动强度者、运动员为此病多发群体。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是此病的关键性诊断指征,同时为评估此病疗效的关键位置[1]。虽然可通过诸多标准来诊断MTrPs,然而截止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具备高可信度与客观性的标准。
- 赵忻秦川
-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牵涉痛局部疼痛M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