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泮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延髓内侧梗死(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其与MMI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1例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1)早期临床表现:21例患者中20例(95.2%)肢体活动受限,17例(81.0%)感觉异常,15例(71.4%)构音障碍,13例(61.9%)头晕,9例(42.9%)轻度共济失调,7例(33.3%)水平眼震,5例(23.8%)轻度面瘫,5例(23.8%)恶心、呕吐,4例(19.0%)吞咽障碍,3例(14.3%)头痛,2例(9.5%)复视。(2)MRI资料特点:MMI患者MRI显示梗死部位包括左侧病变12例(57.1%),右侧病变8例(38.1%),双侧病变1例(4.8%);MRI横断面显示病变多同时累及延髓内侧腹部、中位和背部,同时累及腹部和中部也较常见;MRI矢状面显示病变多累及延髓内侧头部,同时累及头部和中部也较常见,仅累及中部较少见;(3)MRI横断面显示21例患者病灶均累及延髓内侧腹部,20例出现运动障碍,发生率为95.2%;17例患者累及延髓内侧中部,均出现感觉障碍。(4)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6例患者存在椎动脉或椎动脉-基底动脉结合处病变,出现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或阻塞,其中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1例。结论通过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并明确病因。
- 李鑫郭佳武国德李生泮石正洪张振昶郑婷张静
- 关键词:延髓内侧梗死磁共振成像
- 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改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支气管改变对中央型肺癌和支气管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中央型肺癌和11例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了MSCT检查,分析肺癌与结核的支气管改变,比较两者间的差异;对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了影像与病理对照。结果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受累较局限,而支气管结核支气管广泛性受累常见(P<0.05),支气管广泛受累(≥3支)在结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癌(P<0.01);结核的管壁增厚以全层为主,肺癌的管壁以全层或以外壁增厚为主(P>0.05);肺癌的管腔内表面光整,而结核往往欠光整(P<0.05)。结论MSCT支气管改变有助于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结核的鉴别诊断。
- 孙鹏飞颉克蓉赵建宏何宁李生泮
- 关键词:肺癌结核支气管多层螺旋CT
- 单排螺旋CT引导下肺部病灶穿刺活检技术探讨
- 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当今人群中肺部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包括出现的阴影、结节、包块等各种形态的病灶困扰患者.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以其安全、准确、操作快捷、患者痛苦少等优点,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获取病理...
- 付正丰李生泮
- 颈椎侧隐窝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关系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颈段椎管侧隐窝正常结构形态与CT、MR的异常征像 ,提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180例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症状者与 9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T或 /和MR椎弓根平行扫描法检查 ,部分病例作了MPR或SSD重建成像。结果 180例病人中 ,侧隐窝夹角小于 35°者 4 2例 (2 3% ) ,神经根受压、扭曲 76例 (31% ) ,脂肪套袖细小、移位 79例 (4 4 % ) ,椎间孔前后径小于 6.7mm 86例(4 8% ) ,椎小关节肥大 88例 (4 6% ) ,椎间盘突出 65例 (37% )。结论 利用CT与MR检查手段 ,观察颈椎侧隐窝及其内解剖结构的变异 ,对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重要价值。
- 何宁周俊林李生泮
-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诊断
- MSCT在胆道成像技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道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7例经13超检查疑有胆道疾病的患者,静脉滴注10%胆影葡胺100ml.行MSCT扫描。扫描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遮蔽表面显示法(SSD)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结果:27例胆道成像均获得成功.发现胆结石10例,胆总管癌1例,胰头癌2例,壶腹癌1例。二维或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胆管解剖结构.梗阻部位或病变形态。结论:MSCT胆道成像是一种安全、便捷、非创的检查方法,可使多幅轴位图像的主要信息在一幅二维或三维图像上显示出来,有直观、整体和更全面显示病变的优点.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建洪周俊林何宁徐瑞曹向荣李生泮张正义昝香怡
- 关键词:胆道成像多层螺旋CT
- 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之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其中帕金森型(MSA-parkinsonian,MSAP)17例,小脑萎缩型(MSA-cerebellar,MSA-C)24例。比较MSA-P及MSA-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资料。结果临床表现:MSA-P与MSA-C患者在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步态、跟膝胫试验阳性、指鼻轮替试验障碍、步态异常、肌张力增高6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特征:MSA-P与MSA-C患者在侧脑室扩大、第四脑室扩大、壳核外侧缘高信号、壳核后外侧低信号、小脑萎缩、脑桥及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中脑萎缩、壳核萎缩9项MRI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及临床表现有助于MSA的诊断及其分型的鉴别。
- 李鑫石正洪李生泮崔高亮
-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磁共振成像
- 螺旋CT在体部伽玛刀定位中的应用
- 2002年
- 李生泮
- 关键词:螺旋CT体部伽玛刀
- CT对肾上腺增生性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究CT对肾上腺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发现的肾上腺增生病例测血皮质 醇(8:00、16:00、0:00)及隔夜1、8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测定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基础、激发)、24h VMA及有关生化指标,同时进行肾上腺B超检查。结果111例中有23例为库兴氏综合征,3例为原发性 醛固酮增多症,其余85例为无激素分泌功能的肾上腺增生性疾病。B超与CT相比对肾上腺增生性疾病 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T是发现和诊断肾上腺增生性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
- 何继瑞石红陈华李生泮何宁胡彩虹
- 关键词:肾上腺增生醛固酮增多症CT
- 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技术探讨
- 2002年
- 李生泮
- 关键词:腹部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