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虚证
  • 3篇脾气虚
  • 3篇脾气虚证
  • 3篇气虚
  • 3篇气虚证
  • 2篇线粒体
  • 1篇胆酸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甘胆酸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自由基
  • 1篇粘膜
  • 1篇治疗中风
  • 1篇中风
  • 1篇歧化酶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自由基
  • 1篇胃不和

机构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黄启辉
  • 3篇李庆明
  • 2篇吴义芳
  • 2篇王连源
  • 1篇罗丹峰
  • 1篇程志安
  • 1篇梁俊雄
  • 1篇郭秀筠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脾气虚证患者血清甘胆酸及胃液sIgA的变化
1994年
目的:了解脾气虚证患者血清甘胆酸及胃液sIgA要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病5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型为脾气虚证30例和肝胃不和证20例,测定上述指标。结果:脾气虚证胃液sIgA(334.4±288.3mg/L)明显高于肝胃不和证(118.1±140.1mg/L)及正常人(25.4±3.8mg/L,P<0.01)。而肝胃不和证血清甘胆酸(3.15±3.01mg/L)则高于脾气虚证(2.00±2.84mg/L)及正常人(0.23±0.17mg/L,P<0.01)。结论:脾气虚证胃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肝胃不和证存在胆汁排泌不良或肠肝循环瘀滞。
李庆明郭秀筠黄启辉陈跃光
关键词:脾气虚证肝胃不和证血清甘胆酸
脾气虚证胃粘膜超微结构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目的:了解脾气虚证的胃粘膜病理形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慢性胃病24例,进行胃粘膜超微结构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餐后/空腹血清胃液素检测。结果:脾气虚证其壁细胞线粒体、主细胞酶原颗粒、G细胞分泌颗粒的面数密度,及餐后/空腹血清胃液素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胃不和证(P<0.01)。同时,线粒体结构亦有明显损伤。此外,脾虚证胃粘膜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SOD活性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脾气虚证胃蛋白酶储备不足,G细胞分泌储备力差。线粒体质和量的改变,可能是脾气虚证病理形态改变的主要环节。脾气虚证的发病过程有氧自由基参与。
李庆明吴义芳王连源黄启辉邓宇飞吴金浪陈卫
关键词:脾气虚证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氧自由基
脾气虚证壁细胞线粒体,G细胞分泌颗粒与血清胃泌素,胃粘膜SOD、MDA的变化被引量:16
1995年
对脾气虚证及肝胃不和证的慢性胃病患者23例,进行了胃粘膜超微结构研究,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以及餐后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显示:脾气虚患者其壁细胞单位面积的线粒体数目,主细胞酶原颗粒,G细胞的分泌颗粒,以及餐后血清胃泌素比值均明显低于肝胃不和组(P<0.01)。提示脾气虚患者胃蛋白酶储备不足,G细胞分泌能力差,分泌功能低下。同时,线粒体的结构亦有明显损伤,认为线粒体质和量的改变,可能是脾气虚证的病理形态改变的主要环节。此外,脾气虚证患者的胃粘膜MDA含量高于肝胃不和及正常人(P<0.05),而胃粘膜SOD活性则低于肝胃不和及正常人(P<0.05),提示脾气虚证的发病过程可能有氧自由基参与。
李庆明吴义芳吴金浪陈卫王连源罗汉川黄启辉邓宇飞
关键词:脾气虚证胃粘膜线粒体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52例临床总结被引量:1
1997年
罗丹峰黄启辉程志安梁俊雄张锐
关键词:中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