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彦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PECT/CT融合显像在腰椎横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腰椎横突骨折(LT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腰部不适并经X射线检查排除腰椎退变及转移的患者共203例,根据病理结果及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最终42例患者共49个病灶确诊为LTF,阳性病灶均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病灶进行CT及SPECT/CT阅片。病灶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发现LTF病灶共45个,其中,第1至第5腰椎(L1-L5)分别为4、12、21、8、0个,以L2(26%)和L3(46%)发病率较高。CT扫描发现LTF病灶共38个。两种方法对LTF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P〈0.05)。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诊断LTF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米彦霞郭晋纲王莉莉杨淑英任媛
- 关键词:骨折体层摄影术腰椎横突
- SPECT/CT同机融合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 米彦霞任媛张茜
- 糖尿病患者行PET/CT检查小常识
- 2024年
- 患者提前几天才约上PET/CT检查,等到检查日却被告知需重新预约。殊不知,这是因为患者未严格按照检查前要求做好准备所致。为避免此情况发生,我们需了解一下所谓的“排癌神器”PET/CT检查。PET/CT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先进的无创检查方法,在寻找原发灶、恶性肿瘤的分期及疗效判断、诊断肿瘤残留或复发及特殊人群的肿瘤筛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 米彦霞
- 关键词:肿瘤筛查疗效判断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原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接受^(131)I治疗后第7天全身显像示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的DTC患者46例,根据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分析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的可能原因。结果10例患者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未见异常密度影;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11±4)ng/ml,TgAb(1.2±0.5)%,抑制性甲状腺球蛋白(5.3±1.5)ng/ml;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的可能原因为双肺存在普通CT扫描未能发现的早期微小转移结节,这类结节摄取^(131)I所致。36例患者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sTg(281±10)ng/ml,TgAb(1.7±0.7)%;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的原因为双肺转移灶摄取^(131)I所致。结论不同程度的肿瘤转移可能是导致DTC患者^(131)I治疗后双肺弥漫性摄取^(131)I的原因。
- 米彦霞王莉莉赵铭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
- 甲状腺癌术后 如何科学合理食用碘
- 2023年
- 甲状腺疾病与含碘食物关系密切,但完全没必要谈“碘”色变。根据甲状腺疾病不同的发病机制,对碘的需求也不同。那么,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到底该如何饮食呢?食物中的碘含量是有规律的①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虾皮>虾米)>陆地食物。
- 米彦霞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术后碘含量海产品
- 乳腺癌骨转移97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对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460例患者资料,筛选乳腺癌骨转移病例,分析骨转移患者的病史、原发肿瘤来源、好发部位、转移时间等临床相关特点。结果46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骨转移97例(21.09%)。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以椎体、骨盆、胸骨为主,乳腺癌早期浸润癌与非浸润性癌患者无骨转移发生。乳腺癌手术后3年内的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2.89%(61/97)。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乳腺癌术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状况、腋窝淋巴结阳性数、HER2表达及术后辅助化疗等属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椎体、肋骨、骨盆、胸骨为主,以乳腺浸润性癌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患者发生骨转移与术后化疗、HER2表达及病情变化有关。
- 王莉莉米彦霞郑永明吴波
- 关键词:乳腺肿瘤骨转移
- 肾显像时肾外异常组织摄取^(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显像剂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肾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是仅次于膀胱癌占第二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成人肾脏最常见的实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对临床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指导意义[1]。行^(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肾显像时,除肾脏及膀胱外,其他组织摄取显像剂很罕见,现报道6例肾癌患者行^(99)Tc^m-DTPA肾显像时发现肾外组织异常显影的病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米彦霞任媛杨淑英王莉莉
- 关键词:显像剂肾显像骨转移瘤动态显像肾脏透明细胞癌
- 全身骨扫描检查发生放射性药物外渗后果严重吗
- 2023年
- 全身骨扫描在诊断骨骼疾病方面有很高的敏感性,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检测通常比X线和CT早3~6个月发现异常,能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可是仍有很多患者谈“核”色变,一听说在核医学科进行检查,检查前还要注射一种放射性药物,更是紧张至极。
- 米彦霞
- 关键词:最佳治疗方案核医学科全身骨扫描恶性肿瘤骨转移药物外渗骨骼疾病
- ^(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2020年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DLBCL且治疗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SUVmax最佳界值(10),将患者分为高SUVmax(≥10)组和低SUVmax(<10)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UVmax与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SUVmax对DLBCL预后评估的意义。结果86例DLBCL患者中位OS时间53.3个月,3年OS率57.0%,3年PFS率53.5%。高SUVmax组3年OS率44.4%,3年PFS率42.2%;低SUVmax组3年OS率70.7%,3年PFS率6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SUVmax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OS:HR=0.454,95%CI 0.251~0.823,P=0.009;PFS:HR=0.521,95%CI 0.292~0.930,P=0.027)。结论PET-CT SUVmax与DLBCL患者OS和PFS相关,可以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
- 王莉莉米彦霞王列样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