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护理
  • 1篇整体护理
  • 1篇整体护理干预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青光眼小梁切...
  • 1篇围术期
  • 1篇小梁
  • 1篇小梁切除
  • 1篇小梁切除术
  • 1篇护理干预
  • 1篇护理管理
  • 1篇绩效
  • 1篇绩效管理
  • 1篇干预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杨秋霞
  • 1篇毛莉丹
  • 1篇肖思瑜
  • 1篇朱小丽
  • 1篇赵军
  • 1篇康建芳
  • 1篇李青
  • 1篇毛桂英

传媒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光眼小梁切除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接受小梁切除术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围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在入院当天、手术前1 d及出院当天依次降低;手术前1 d及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青光眼生命质量-15量表(GOL-15)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GOL-1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和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围术期,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能力。
林熨芬康建芳毛桂英杨秋霞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整体护理
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行层级岗位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护士配置。护理部统筹全院护士绩效考核分配,门诊、手术室结合量化考核,提高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眼科护士分N0-N5共6个层级别培训和考核,制定层级培训手册。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室护理单元自控、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小组管理、项目小组管理、护理总值班督导、护理部主任行政业务督导等质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比较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岗位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后,各层级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由90.55%提高到98.42%,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由91.33%提高到96.06%,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自2013年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每年获市级评估"A级",无护理服务投诉,无护理差错事故,护士离职1人离职率2.8%,离岗率0。[结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眼科护理实行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能有效地实现同工同酬,能保证护理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持续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地引导眼科护士走向临床岗位,满足临床病人需求。
肖思瑜李青毛莉丹朱小丽赵军杨秋霞
关键词:眼科护理绩效管理护理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