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 作品数:19 被引量:7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Sacco检伤分类法在地震群体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Sacco检伤分类法(STM)和adjusted—Sacco检伤分类法(adjusted—STM)是灾难现场检伤分类的新方法。但其准确性还缺乏证据支持。本课题旨在评估其在灾难群体伤患者转运死亡风险及总体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汶川地震数据库中汶川地震后1周内从地震现场直接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地震伤员l612例,分别通过SACCO捡伤分类法、adjusted—SACCO捡伤分类法和START检伤分类法将患者分类后,分别以转运途中或急诊室死亡、最终死亡为标准对以上检伤分类法制做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汶川地震数据库记录的1031名检伤分类非绿色的危重群体伤者。以转运途中或急诊死亡为标准,STM、adjusted—STM和START检伤分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0.714、0.649。以最终死亡为标准,STM、adjusted—STM和START检伤分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7、0.643、0.519。结论STM和adjusted—STM检伤分类法是在地震创伤检伤分类时的有效策略。 胡旭 胡海 姚莉 曹钰 何亚荣 彭丽媛关键词:检伤分类 汶川地震 比较STM与START检伤分类法对地震伤的评估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STM(Sacco Triage method)与传统的START(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ansport)检伤分类法对评估地震伤患者伤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数据库中的36604例伤员报告,分别通过STM与START对患者进行分检,分别以群体死亡与创伤严重程度(ISS)为划分基准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并分析指标.结果总纳入危重地震伤患者34000例.以死亡为标准,STM和START检伤分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和0.731.以ISS指数为标准,STM和START检伤分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1和0.500.结论两种指标皆提示STM较START检伤分类法在地震创伤院前检伤分类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以死亡为准更优. 陶梦娇 王傲宇 邵子伦 胡旭 胡海关键词:STM ISS评分 膀胱癌患者PF4水平及AQP1、AQP3表达与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血小板因子4(PF4)水平及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与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2例膀胱癌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PF4水平及观察组癌、癌旁组织AQP1、AQP3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PF4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PF4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F4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对膀胱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PF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癌组织AQP1、AQP3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最大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呈正相关(r=0.721、0.709,P<0.01)。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PF4水平与癌组织AQP1、AQP3表达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不良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5/0.833、0.654/0.864、0.962/0.742、0.923/0.95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822、0.948、0.975。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及癌组织AQP1、AQP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将三者联合检测作为预后预测指标。 刘建洪 刘建洪 黄宇 胡旭 胡旭关键词:血小板因子4 预后 芦山地震不同时间的危重伤员数量、伤情以及入住ICU情况的聚类分析 目的:研究芦山地震不同时间的危重伤员数量及伤情分析.
方法:收集2013-04-20芦山地震后送入本院地震伤员共计263名的来诊时间及来诊时危重程度分析,计算ISS评分,并予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综合... 胡旭 胡海 曹钰关键词:地震伤员 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MGAP评分法在多发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MGAP评分法(Mechanism,Glasgow Coma Scale,Age,and Arterial Pressure)是创伤患者的新方法,但其准确性还缺乏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在多发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4月16日0:00-2016年4月16日24:00,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共计375例,分别通过计算入院时的MGAP评分、CRAMS评分(Circulation,Respiration,Abdomen,Motor,and Speech score)、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ISS),快速急诊医学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Sacco评分,qSOFA(The 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lure Asessment)评分,以最终死亡为标准对以上创伤评分方法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于多发伤患者28 d死亡ROC曲线分析得出MGAP评分、CRAMS评分、qSOFA评分、REMS评分、Sacco评分评估多发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AUC分别是0.807、0.800、0.785、0.780、0.773。结论MGAP评分评估方法较简单,可推荐用于多发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胡旭 胡海 郝迪 刘伯夫 曹钰关键词:创伤评分 多发伤患者 原发性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是结直肠腺癌的一种病理学亚型,发病率极低,但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其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病理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治疗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虽然我们对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较多相关文献的样本较小,或为单中心研究,因而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故未来仍需更多的研究来提高对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认知。 王彦 方超 于永扬 胡旭芦山地震不同时间的危重伤员数量、伤情以及入住ICU情况的聚类分析 目的 研究芦山地震不同时间的危重伤员数量及伤情分析;方法 收集2013-04-20芦山地震后送入我院地震伤员共计263名的来诊时间及来诊时危重程度分析,计算ISS评分,并予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不同时间来院... 胡旭 胡海 曹钰伴远处转移T1期肾癌原发灶行减瘤性肾部分切除术与减瘤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索和比较原发灶行减瘤性肾部分切除术(cytoreductive partial nephrectomy,cPN)与减瘤性根治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nephrectomy,cRN)对于伴远处转移的T1期肾癌患者的生存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93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伴远处转移的T1期肾癌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PN组和cRN组。评估934例患者中与cRN与cPN有关的差异因素,再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消除混杂后,对得到的141对病例进行生存分析,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配对前后cPN组和cRN组之间的总生存(OS)、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的差异。利用Cox多因素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匹配后OS和CSS的影响因素。结果匹配前,142(15.2%)例患者行cPN,792(84.8%)例病例行cRN,cPN组患者OS和CSS均高于cRN组患者(log rank检验,P<0.01),T1b期患者接受cPN的可能性比T1a期患者小。匹配后,Kaplan-Meier分析发现cPN组的OS和CSS比cRN组更高(log rank检验,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选择行cRN是导致OS及CSS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伴远处转移的T1期肾癌患者,cPN的预后生存优于cRN。 熊三钞 邵彦翔 胡旭 杨为潇 窦卫超 李响关键词:转移性肾癌 卡介苗对比表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膀胱灌注治疗的最佳方案,并探讨影响灌注治疗后肿瘤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评估现有NMIBC预后预测模型在我院NMIBC人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自2016年起,将在本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确诊为中高危NMIBC的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卡介苗(BCG)19次、15次组及表柔比星(EPI,治疗18次)组,入组人数比例为2∶2∶1,进行膀胱灌注治疗。记录灌注前、中、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无复发生存为终点指标,绘制生存曲线,评估比较上述3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对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索各项因素与灌注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关系。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西班牙泌尿肿瘤研究组(CUETO)预后预测模型及欧洲肿瘤研究及治疗组织(EORTC)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的预测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NMIBC患者(BCG19组35例,BCG15组37例,EPI组21例),中位随访时间33.46个月。其中22例患者肿瘤复发,8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生存曲线示,BCG组无复发生存优于EPI组(P=0.002),而BCG19和BCG15两组间的无复发生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BCG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PI组患者(84.7%vs. 61.9%,P=0.022),但均未出现3~5级并发症。CUETO模型及EORTC模型的cindex高于单纯根据肿瘤T分期、核分级或EAU风险分层预测,且在BCG组中的c-index较在整体患者中更高。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BCG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癌复发率较EPI膀胱灌注治疗低。CUETO模型及EORTC模型更适合对BCG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而非对整体患者进行预测。 杨为潇 邵彦翔 胡旭 熊三钞 刘洋 李响关键词:膀胱癌 卡介苗 表柔比星 膀胱灌注 MYBL2、miR-63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微小RNA-631(miR-63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患者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随访3年,以生存89例作为预后良好组,死亡44例作为预后不良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MYBL2 mRNA、miR-631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MYBL2表达阳性率;采用Spearman法分析膀胱癌组织MYBL2与miR-631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膀胱癌组织MYBL2、miR-63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T3~4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χ^(2)/P=6.590/0.010、14.208/<0.001、20.828/<0.001);与癌旁正常膀胱组织比较,膀胱癌组织MYBL2 mRNA表达水平、MYBL2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t/P=21.501/<0.001,χ^(2)/P=92.371/<0.001),miR-63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P=7.875/<0.001);MYBL2、miR-631存在结合位点,膀胱癌组织MYBL2与miR-631表达呈负相关(r/P=-0.424/<0.001);MYBL2阳性组3年生存率低于MYBL2阴性组(χ^(2)/P=5.052/0.025),miR-631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miR-631高表达组(χ^(2)/P=5.934/0.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T3~4期、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膀胱癌组织MYBL2阳性、miR-631低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2.153(1.453~3.191)、2.204(1.274~3.812)、2.458(1.153~5.239)、2.569(1.614~4.088)、2.941(1.798~4.810)]。结论MYBL2、miR-631均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检测二者水平对评估膀胱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黄宇 李响 胡旭关键词:膀胱癌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