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文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发文基金: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分型及药物敏感性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探讨RVVC发生的真菌学原因。方法:应用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和API Candida、API20CAUX鉴定分离菌株。采用ROSCO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65株假丝酵母菌,其中RVVC组32株、VVC组33株。RVVC组中非白假丝酵母菌占25%(8/32),VVC组中非白假丝酵母菌占18.2%(6/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04)。体外药敏试验:制霉菌素敏感性最高,达98.5%,特比萘芬敏感性最低,为6.2%,其他药物敏感性依次为:克霉唑76.9%、伊曲康唑71.4%、氟康唑33.8%、咪康唑32.3%。RVVC组对咪康唑及特比萘芬的敏感性高于VV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咪康唑:46.9%、18.2%,P=0.013;特比萘芬:12.5%、0%,P=0.019)。RVVC组的敏感药物种数比VVC组要多[分别为(3.3±1.5)种和(2.3±0.8)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RVVC的主要菌种。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制霉菌素敏感性最高,特比萘芬敏感性最低。在唑类药物中,克霉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较高,而氟康唑和咪康唑则较低。RVVC分离菌株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 黄英源邓敏端赖艳榕李雅文陈粮
-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属抗真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