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敏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岛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Β细胞
  • 1篇示踪
  • 1篇转基因
  • 1篇模型分析
  • 1篇基因
  • 1篇发育
  • 1篇斑马
  • 1篇斑马鱼

机构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2篇李珊珊
  • 2篇孔德明
  • 2篇邓敏
  • 1篇潘雪
  • 1篇秦帅
  • 1篇夏铭

传媒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绿色”胰岛β细胞发育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及应用
<正>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建立基因组稳定整合以及可遗传的胰岛β细胞转基因斑马鱼动物模型,实现活体动态观察胰岛β细胞发育,同时建立条件性诱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疾病动物模型,从而为高通量筛选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和再生作...
夏铭潘雪李珊珊孔德明邓敏
文献传递
可示踪转基因斑马鱼胰岛β细胞破坏和再生模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本研究目的是在斑马鱼体内建立符合高通量药物筛选条件的胰岛β细胞破坏模型,用于筛选出针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再生的药物。利用胰岛素-硝基还原酶-绿色荧光蛋白(insulin-nfs B-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INS-nfs B-GFP)转基因系F1/F2代胚胎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根据胚胎时相大小分为3个大组,B组受精后24 h(24 hours postfertilization,24 hpf)、C组受精后36 h(36 hours postfertilization,36 hpf)、D组受精后48 h(48 hours postfertilization,48 hpf),分别在不同毫摩尔(mmol/L)浓度(5 mmol/L,7.5 mmol/L,10 mmol/L,15 mmol/L)的甲硝唑中孵育24~48 h,通过体式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胰岛β细胞破坏及荧光表达的情况,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进一步在分子水平证实。结果显示,斑马鱼胚胎36 hpf加10 mmol/L浓度的甲硝唑并孵育36 h,荧光明显消失,并且畸形率和死亡率较低,是创造胰岛条件β细胞破坏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的理想条件,在此基础上去甲硝唑10~86 h后继续观察胰岛β细胞再生,结果发现在去除甲硝唑24 h(即斑马鱼胚胎96 hpf)时胰岛β细胞开始再生。本模型的建立对于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这一条件使高通量筛选具有胰岛功能恢复作用药物成为可能,将为糖尿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李珊珊孔德明秦帅邓敏
关键词:胰岛Β细胞斑马鱼转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