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欣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1篇毒素治疗
  • 1篇行道树
  • 1篇悬铃木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致敏性
  • 1篇治未病
  • 1篇治未病思想
  • 1篇肉毒
  • 1篇肉毒毒素
  • 1篇肉毒毒素治疗
  • 1篇上肢
  • 1篇上肢痉挛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6篇青岛市市南区...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6篇马国欣
  • 3篇李娜
  • 1篇付正菊
  • 1篇邵乐平
  • 1篇刘杰
  • 1篇周艳
  • 1篇陈晓琳
  • 1篇李铁山
  • 1篇管春燕
  • 1篇胡建霞

传媒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岛市主要行道树悬铃木花粉及其致敏性的调查
目的 调查青岛市主要行道树悬铃木分布、气传花粉的数量及致敏性,为城市行道树的选种及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于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8日分别在青岛东、西部设监测点,每日进行花粉曝片;运用网络数据库...
刘杰马国欣
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运动功能和步态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皮内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态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步态相关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采用皮内针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步态稳定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李娜马国欣管春燕李燕燕周艳
关键词:皮内针综合康复步态稳定性
脑外伤后上肢痉挛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临床探索
2021年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上肢肌痉挛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43例2018年9月-2019年12月于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外伤后上肢肌痉挛患者,患者发病3~6个月入A组,9~12个月入B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患侧肢体康复训练。不同时间注射肉毒毒素治疗上肢肌痉挛。比较注射前和注射后2、4、8周的改良Ashworth肌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FMA)的评定情况。结果:治疗后2、4、8周A组MAS评定等级明显优于治疗前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A组FM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后上肢肌痉挛的患者,发病3~6个月上肢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肢体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发病9~12个月后的患者。
滕以亮李娜马国欣李燕燕陈晓琳李铁山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脑外伤肌痉挛
一种用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训练装置,涉及到医疗设备领域,包括踏步器,踏步器上设有撑架,撑架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托板,托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轴,限位轴上转动套接有套轴,套轴上固定安装有拉杆。本实用新型,通...
李娜马国欣华明
老年病防治中“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探讨
老年病即是老年人群常见病的统称,虽与各系统疾病息息相关,但又自成体系、具自身疾病特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背景,由于老年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其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老年病的预防与治疗问题日益突出。维持老年健康是一项...
马国欣
关键词:老年病中医治未病
三级联合防治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对2015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在青岛市市南区医院就诊、行社区-二级-三级医院联合防治管理(三级联合防治管理)1年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106例未行三级联合防治管理患者(对照组)比较.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6.8±2.3)比(8.7±2.8) mmol/L,餐后血糖(8.9±1.9)比(11.9±2.9) mmol/L]、血脂、糖化血红蛋白[(6.9±1.2)%比(7.8±1.5)%]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胰岛功能[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2.87±0.57)比(2.24±0.35)]、自我管理能力[(19.9±4.5)比(11.9±3.0)分]及血糖控制达标率(64.2%比16.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0%、44.3%,转诊率分别为46.2%、19.8%.提示三级联合防治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控制、胰岛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预防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李招霞许士璐胡建霞邵乐平马国欣付正菊
关键词:疾病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