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菲菲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7篇脉象
  • 6篇瞬时波强
  • 4篇客观化
  • 4篇客观化研究
  • 3篇弹性成像
  • 3篇弹性成像技术
  • 3篇针刺
  • 3篇肩周炎
  • 3篇剪切波
  • 3篇冈上肌
  • 3篇超声检查
  • 3篇成像
  • 3篇成像技术
  • 2篇动脉
  • 2篇血压
  • 2篇人迎
  • 2篇弦脉
  • 2篇脉诊
  • 2篇高血压

机构

  • 16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马菲菲
  • 10篇任亚娟
  • 8篇肖沪生
  • 8篇徐芳
  • 6篇刘萍
  • 6篇王艳春
  • 4篇高东雯
  • 2篇俞成杰
  • 2篇银浩强
  • 2篇许轶君
  • 1篇瞿岳
  • 1篇徐智章
  • 1篇叶洁
  • 1篇夏烨
  • 1篇彭欣
  • 1篇莫文
  • 1篇周靓妹
  • 1篇刘小东
  • 1篇孙英杰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7
  • 2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肩周炎患者针刺前后冈上肌肌紧张度的研究
中医认为针刺得气是产生疗效的重要前提,十分重视之.'得气'也是循经感传产生的必须条件.针刺者可在得气时感到针下沉紧等感觉,而被刺者则能体会到酸、麻、胀等各种不同的感受.实验研究表明得气不是毫针直接刺激穴位部肌肉或运动神经...
马菲菲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肩周炎患者针刺前后冈上肌肌紧张度的研究
<正>中医认为针刺得气是产生疗效的重要前提,十分重视之。"得气"也是循经感传产生的必须条件。针刺者可在得气时感到针下沉紧等感觉,而被刺者则能体会到酸、麻、胀等各种不同的感受。实验研究表明得气不是毫针直接刺激穴位部肌肉或运...
马菲菲
超声弹性新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研究
肖沪生徐智章徐芳任亚娟高东雯银浩强彭欣许轶君周靓妹马菲菲王艳春刘小东
该项目属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范畴。超声医学发展至今,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更为临床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超声弹性新技术是评估血管、软组织弹性及区分组织良恶性的一类新兴超声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超声医学疾病治疗
高频超声在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运动后出现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患者18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超声组、CT组及MRI组,依次进行高频超声诊断、CT诊断、MRI诊断。对比各组患者颈部肌肉骨骼的损伤状况、平均准确率及平均误诊率,同时比较医师对不同诊断方式的评价情况。结果:各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诊断的平均准确率高于CT组和MRI组,其中肌肉损伤93.75%,骨骼损伤88.89%,血管损伤91.67%,神经损伤88.89%,肌肉感染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超声诊断方式的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准确性的评价均显著高于CT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频超声对颈部肌肉骨骼的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且更加安全、实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俞成杰高东雯瞿岳任亚娟马菲菲
关键词:高频超声
超声瞬时波强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多部位动脉参数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正常及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双侧颈总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瞬时波强(WI)各参数的对比,分析高血压受试者全身多处动脉WI各参数特点,全面了解高血压患者全身动脉变化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4例正常人、55例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颈总动脉、桡动脉及足背动脉的瞬时波强WI参数进行探测及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颈总动脉、桡动脉及足背动脉处的W1、Ep、PWVβ值高于正常对照组,R-W1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三处动脉的W2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颈总动脉及足背动脉处的N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颈总动脉处的W1-W2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颈总动脉、桡动脉处的β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颈总动脉处的AC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技术的探测部位可以拓展至全身多处动脉,并可以为早期高血压的心脏、血管改变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任亚娟肖沪生徐芳刘萍马菲菲王艳春
关键词:超声检查瞬时波强高血压病动脉
超声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脉搏波是心脏射血活动引起的血液和血管壁的振动波叠加而成、沿着动脉迅速向外周血管传播形成的表现波。现代超声技术对血管内流体力学及管壁运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运用现代超声技术探索脉象形成机制,以便为中医脉象客观化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马菲菲徐芳肖沪生任亚娟高东雯许轶君俞成杰孙英杰
关键词:脉象超声检查
人迎、寸口、趺阳脉的牛顿射血力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计算正常人颈总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的牛顿射血力,探讨将超声技术引入脉象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纳入45例健康者,将多普勒超声探头分别置于受试者双侧颈总动脉,双侧桡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测量以上动脉的收缩期血管内径、血流加速度及加速期流速积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计算出牛顿射血力。结果:45例健康者双侧颈总动脉的平均血管内径为(0.64±0.09)cm,血管截面积为(1.29±0.37)cm^2,血流加速度为(851.27±512.80)cm/s^2,加速期流速积分为(4.18±1.33)cm,牛顿射血力为(1189.73±497.59)dynes。双侧桡动脉的平均血管内径为(0.25±0.10)cm,血管截面积为(0.24±0.24)cm^2,血流加速度为(551.35±174.00)cm/s^2,加速期流速积分为(2.35±0.91)cm,牛顿射血力为(98.50±128.57)dynes。双侧足背动脉的平均血管内径为:(0.24±0.05)cm,血管截面积为:(0.20±0.09)cm^2,血流加速度为(586.07±427.85)cm/s^2,加速期流速积分为(2.50±0.96)cm,牛顿射血力为(91.92±115.26)dynes。正常人双侧人迎脉(颈总动脉)与双侧寸口脉(桡动脉)、双侧趺阳脉(足背动脉)各参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颈总动脉处的血管内径、截面积、加速度流速积分、血流加速度及牛顿射血力均明显高于双侧桡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双侧寸口脉(桡动脉)与双侧趺阳脉(足背动脉)各参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颈总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的牛顿射血力可对人迎、寸口、趺阳脉的力学特征分析提供客观指标,血管内径、血流加速度及加速期流速积分对牛顿射血力的计算值影响较大。
任亚娟肖沪生徐芳刘萍马菲菲王艳春
关键词:脉象人迎寸口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双侧颈总动脉、桡动脉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及桡动脉寸口脉象各参数,分析颈总动脉、桡动脉WI参数与寸口脉象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将两处WI参数比较分析,探讨将WI技术运用于人迎脉、寸口脉脉象研究的可行性及两处WI各参数的意义,丰富脉象研究的信息量,为脉象研究探索新途径。方法: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DDMX-100脉象仪对40例正常人双侧颈总动脉及桡动脉的WI和桡动脉脉象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双侧颈总动脉及桡动脉处的W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颈总动脉处及桡动脉处的WI检测各参数均与寸口脉脉象仪检测各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颈总动脉WI各参数与桡动脉WI各参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总动脉与桡动脉处的WI技术参数与桡动脉脉象仪各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WI技术可应用于人迎及寸口脉象研究,具有可行性,能为中医脉象的研究拓展新途径。颈总动脉与桡动脉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学基础不同,因此人迎脉与寸口脉反映的机体信息不同,WI技术拓展了脉象研究的检测部位,对人迎脉与寸口脉的研究均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任亚娟肖沪生徐芳刘萍马菲菲银浩强高东雯
关键词:桡动脉
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超声技术的应用
<正>现代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脉搏波是心脏射血活动引起的血液和血管壁的振动波叠加而成,沿着动脉迅速向外周血管传播形成的表现波。脉象是综合心脏和血管的舒缩运动、血管的弹性振动以及在手指压...
马菲菲
早期高血压弦脉脉象特点及其瞬时波强技术参数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探测早期高血压弦脉患者颈总动脉各参数,分析早期高血压弦脉的脉象特点;提取弦脉脉象判别的特征参数,探讨早期高血压弦脉患者颈总动脉WI参数的特点,以期为弦脉的精准分型及信息解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52例早期原发性高血压弦脉、50例生理性弦脉、50例平脉受试者,分析其颈总动脉的WI参数,总结早期高血压弦脉的脉象特点,并运用SIMCA14.1统计软件提取脉象分型的主参数。结果:早期高血压弦脉组与平脉组及生理性弦脉组比较,瞬时加速度波强(W1)、负向波面积(NA)值增高,W1-W2间期降低(均P<0.01);而平脉组与生理性弦脉组W1、NA、W1-W2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脉组、生理性弦脉组、早期高血压弦脉组的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血管硬化参数(β)数值均逐渐增高(均P<0.01)。平脉组血管顺应性(AC)高于其他2组(均P<0.01),生理性弦脉组AC高于早期高血压弦脉组(P<0.05)。3组R-W1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生理性弦脉组与平脉组样本区分明显,表明2组WI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征性的WI参数[投影重要性(VIP值)>1]为EP、PWV、β、AC,其中贡献率为EP>PWV>β>AC。基于PCA和OPLS-DA,生理性弦脉组与早期高血压弦脉组样本区分明显,表明2组WI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征性的WI参数(VIP值>1)为EP、PWV、NA、W1、β,其中贡献率为EP>PWV>NA>W1>β。结论:区分早期高血压弦脉组与生理性弦脉组的WI特征性参数为EP、PWV、β、NA、W1。区分平脉组与生理性弦脉组特征性参数为EP、PWV、β、AC。WI技术可为脉象的精准分型和信息解读提供客观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任亚娟肖沪生徐芳刘萍王艳春马菲菲
关键词:瞬时波强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