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芹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共情
  • 2篇大学生
  • 2篇内隐
  • 2篇情绪
  • 2篇情绪性
  • 2篇外显
  • 2篇服刑
  • 2篇服刑人员
  • 2篇冲动性
  • 1篇心理理论
  • 1篇羞耻
  • 1篇羞耻感
  • 1篇认知神经
  • 1篇认知神经科学
  • 1篇情绪词
  • 1篇情绪刺激
  • 1篇缺损
  • 1篇人格障碍
  • 1篇状态焦虑
  • 1篇精神分裂症

机构

  • 6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市精神卫...

作者

  • 6篇张芹
  • 4篇王艳郁
  • 1篇尹训宝
  • 1篇贾丽萍
  • 1篇朱国辉
  • 1篇王毅
  • 1篇孙宏伟
  • 1篇田雪
  • 1篇邵建岗
  • 1篇藤晓云

传媒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隐和外显情绪刺激反应抑制与大学生冲动性行为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基于情绪性Go/Nogo任务,探究了内隐和外显情绪刺激条件下反应抑制的差异及其对大学生冲动性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对随机抽取的84名在校大学生的冲动性水平进行了测量。采用情绪性Go/Nogo任务比较被试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按键或不按键反应的错误率和反应时。所得数据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低冲动两组在普通任务中的反应时(F=1.53,P〉0.05)、错误率(F=0.98,P〉0.05)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外显任务中,高冲动组比低冲动组有更短的反应时(F=6.63,P〈0.05)、更高的错误率(F=5.68,P〈0.05);(2)在内隐任务中,高、低冲动两组在中性图片背景下的反应时(F=0.41,P〉0.05)、错误率(F=2.38,P〉0.05)均没有显著差异;在负性图片背景下,高冲动组的反应时短于低冲动组(F=7.82,P〈0.01),错误率高于低冲动组(F=4.67,P〈0.05);(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显任务反应时与无计划冲动性呈负相关(r=-0.312,P〈0.05),内隐任务中的负性图片反应时、错误率分别与无计划冲动性呈正相关(r=0.333,0.323;P〈0.05)。结论:高冲动者更易受到内隐和外显负性情绪刺激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反应抑制功能的缺损。
张芹吕世欣温玉凤冉李欢欢郭剑楠王艳郁
关键词:冲动性
男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服刑人员的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特点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男性服刑人员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的特点。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从257名男性服刑人员中筛查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73人、无人格障碍者69人。将两组被试与43名健康个体进行小明心理推理能力任务(Yoni Task)及人际反应指标量表(IRI)得分的对比。结果: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组及无人格障碍组在两种水平(一阶水平、二阶水平)及两种条件(情感条件、认知条件)下的心理推理能力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组的IRI个人痛苦、幻想得分高于无人格障碍组,而共情关注、观点采择得分低于无人格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男性服刑人员可能存在心理推理能力与共情能力的缺损。
郭剑楠张芹王维皓尹训宝程国亮王凯王毅王艳郁
关键词:服刑人员共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机制:素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作为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已经成为犯罪学、心理学及精神病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主要以冷酷无情、冲动性、攻击性和低责任感等为特征,对社会危害较大。以素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为线索,综述了神经生物学相关理论、遗传、脑结构与功能等素质因素以及家庭教养方式这种环境因素中的童年期创伤经历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共情和羞耻感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深入揭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提供系统而详实的理论基础。
郭剑楠张芹王艳郁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共情羞耻感
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考察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通过数字减法任务诱发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任务,分别将情绪词置于线索和靶子位置,比较状态焦虑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对靶刺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正常组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实验前和实验后差异不显著;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实验后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t=-5.595,P<0.05)。点探测任务中,词语类型与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4.103,P<0.05),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词条件下靶刺激的反应时比中性词条件下的更短,而正常大学生在两类词语条件下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线索-靶子任务中,线索类型、词语类型、被试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F=47.478,P<0.05),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负性无效条件下的反应时,正常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负性无效条件。结论: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存在注意偏向,表现为其注意一旦被负性信息捕获,就难以从中解除。
贾丽萍张芹藤晓云邵建岗
关键词:状态焦虑大学生情绪词
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心理理论的缺损研究
反社会人格障碍作为服刑人员中最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人格与社会规范存在着强烈冲突,具有冷酷无情特质。尽管有学者提出反社会人格障碍可能与共情能力的下降有关,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51名反社会人...
郭剑楠张芹王维皓王艳郁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心理理论共情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和外显情绪性反应抑制缺损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和外显情绪反应抑制特点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性Go/Nogo任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与健康对照组(32例)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抑制进行测评,同时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评估冲动性水平。结果:在内隐情绪性任务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负性情绪任务下的Nogo错误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在中性任务下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内隐负性任务下的Nogo错误率显著高于内隐中性任务下的Nogo错误率,而健康对照组内隐负性任务下的Nogo错误率与内隐中性任务下的Nogo错误率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普通任务以及内隐负性任务下的Go反应时与注意冲动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内隐中性任务下的Nogo错误率与注意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及BIS-11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内隐加工存在反应抑制缺损,该缺损与冲动性存在一定相关。
顾雨婷吕世欣朱国辉张芹田雪孙宏伟王艳郁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