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师范学院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传统师道的现代转换:历史生存论视角被引量:8
- 2012年
- 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生成的优秀传统师道虽然举世著称,但其因受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价值驱使而大为不振,出现诸多有违师道的乱象。从历史生存论视角来看,教师的历史性生存是指教师作为现实社会个体,在通过社会实践改造其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性。为实现传统师道的现代转换,教师要秉承优秀传统师道,确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原则下"以学习为本"的现代教师角色观,树立从实体性工具主体走向"功能性主体"的现代教师职能观,倡导教师"专业自尊、价值自足、发展自觉"的教师专业成长观。
- 邓达田龙菊
- 关键词:师道传统现代教育
- 学习化德育课程: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文化哲学提供了超越传统德育课程理解的实体本体论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方法基础。通过对德育课程知识"空壳化"、德育课程资源"单一化"与德育课程实施"无人化"的现实批判,借鉴文化哲学的方法原则,提出德育课程变革就是摒弃教授化德育课程走向学习化德育课程,确立学习化德育课程知识观、德育课程资源的整合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学习者本位观。这体现了学习化德育课程的人本取向,确立了学习化德育课程提升人的精神生命的文化优化实践活动的文化使命。
- 田龙菊邓达
- 关键词:德育课程文化哲学学习化
- 儿童精神成长的教育对话方式:基于他者伦理视角被引量:3
- 2014年
- 教育对话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探究教育对话是为了寻求儿童精神成长的更有效的方式。在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同一性思维批判中,列维拉斯提出了强调"为他者"的新伦理范式,这为思考教育对话开辟了新视野。在他者伦理视域中,教育对话是一种教师回应学生"言说"的精神关怀责任,也是师生"所言"中的一种话语精神构建,还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重构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教育对话,首先是建立他者伦理视域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回应的精神关怀关系,其次是师生在教育实践中结成"精神类主体"走向多元和解。
- 田龙菊邓达
- 关键词:教育对话精神关怀
- 精神关怀:21世纪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走向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应对新世纪以来日益弥漫全球的精神危机,遏制物质主义的泛滥,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以内尔.诺丁斯为首的精神关怀道德教育倡导者,对美国盛行的品格教育进行反思,以关怀伦理为基础,以为了幸福为目的,在理论和行动上掀起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股新势力,并日益显现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21世纪的新走向。精神关怀道德教育的合理精神和积极的作风给予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重要启示。
- 邓达田龙菊
- 关键词:道德教育精神关怀内尔·诺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