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巧巧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用药
  • 2篇蛋白
  • 2篇炎症
  • 2篇药物
  • 2篇细胞
  • 1篇单胞菌
  • 1篇对变应性鼻炎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炎症因子
  • 1篇阳离子蛋白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师
  • 1篇药物实验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监护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孕酮

机构

  • 8篇金华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陈巧巧
  • 3篇施群
  • 2篇邵宏华
  • 1篇张照伟
  • 1篇杜倩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促进中成药临床用药合理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医院所设定的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规则。2020年1-6月,未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前。2021年1-6月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后。描述实施前后所抽取的中成药处方数量。比较实施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占比情况。结果:实施前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4 621张;实施后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6 377张。实施后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中成药处方判定为不合格数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处方前置的审核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中成药临床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规避工作中的风险。
张小燕郭和坚陈巧巧郑丹俊施群
关键词:处方中成药临床药师重复用药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羟孕酮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羟孕酮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154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甲羟孕酮及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CD38及CD138水平,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腹痛消退时间(7.13±0.72)d、炎症消失时间(8.51±1.02)d、白细胞恢复时间(8.78±0.34)d,观察组患者腹痛消退时间(5.01±0.35)d、炎症消失时间(6.38±0.93)d、白细胞恢复时间(6.01±0.3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IL-4(10.91±2.43)ng/ml、IL-2(4.01±0.46)pg/ml、MMP-9(0.53±0.12)ng/ml、CD38(6.21±1.33)、CD138(2.97±0.70)水平和观察组患者IL-4(11.15±2.67)ng/ml、IL-2(3.92±0.48)pg/ml、MMP-9(0.50±0.10)ng/ml、CD38(6.27±1.49)、CD138(2.91±0.66)水平相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L-4(8.12±1.57)ng/ml、IL-2(2.81±0.25)pg/ml、MMP-9(0.42±0.07)ng/ml、CD38(5.04±1.20)、CD138(2.00±0.61)水平和观察组患者IL-4(6.11±1.35)ng/ml、IL-2(1.44±0.20)pg/ml、MMP-9(0.26±0.09)ng/ml、CD38(3.17±1.11)、CD138(1.35±0.45)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患者IL-4(6.11±1.35)ng/ml、IL-2(1.44±0.20)pg/ml、MMP-9(0.26±0.09)ng/ml、CD38(3.17±1.11)、CD138(1.35±0.45)水平低于对照组IL-4(8.12±1.57)ng/ml、IL-2(2.81±0.25)pg/ml、MMP-9(0.42±0.07)ng/ml、CD38(5.04±1.20)、CD138(2.00±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月经量异常(20.77%)、月经周期正常(68.83%)、阴道不规则出血(12.98%),观察组月经量异常(5.19%)、阴道不规则出血(2.60%)发生比例较低,月经周期正常(93.51%)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0%)显著�
张小燕郭和坚范希景郑丹俊陈巧巧施群
关键词:甲羟孕酮子宫内膜炎炎症细胞因子
尘螨合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临床疗效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尘螨合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患儿临床疗效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和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尘螨合剂SLIT治疗。治疗8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8个月后血清ECP、IgE及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鼻症状评分[(2.57±1.11)分]、鼻体征评分[(0.78±0.42)分]及药物评分[(0.45±0.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4±0.95)分、(0.95±0.63)分及(1.39±0.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68、0.245及11.187,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ECP、IgE及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个月、8个月后,观察组患儿ECP[(509.26±164.73)μg/L、(617.32±202.18)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65.52±114.25)μg/L、(451.63±127.19)μg/L],IgE[(296.29±105.03)IU/ml、(199.85±68.32)IU/ml]、ICAM-1[(6.17±3.04)ng/ml、(5.39±2.05)ng/m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7.29±143.47)IU/ml、(294.18±89.38)IU/ml,(7.64±2.08)ng/ml、(6.70±2.5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个月=2.182、2.868及3.991,t8个月=6.937、8.385及4.013,均P<0.05)。结论尘螨合剂SLIT应用于AR患儿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同时还可有效提升ECP水平,降低IgE、ICAM-1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陈巧巧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免疫球蛋白E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医院科室临床分离株170株,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对17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并探讨抗菌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效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检出率为59.4%,其次为尿液,检出率为12.4%,且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中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严重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达到74.7%,其次为头孢噻肟,耐药率为70.6%,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8.8%;6组联合抗菌药物协同累加率为43.52%~88.47%,联合抗菌治疗效果最佳为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达到92.9%,其次为环丙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联合,达到78.8%,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敏感率与单独用药敏感率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临床监测与控制,对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抗菌药物联合给药,增强体外抗菌活性。
姚伟梅程绕杜倩张照伟何淑琴陈巧巧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耐药性联合用药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实验探讨
2017年
目的:对结合分支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市结核病院90例结核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痰液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法及培养法进行检查,经抗酸染色镜检对阳性标准确认后,对耐药性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进行测定。结果:90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标准中,应用直接涂片法检出14例阳性者,检出率15.56%;应用培养法检出52例阳性者,检出率57.78%。对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进行对比显示,培养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利福平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其中17株病菌存在耐药情况,耐药率32.69(17/52)。结论:结核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对耐药结合杆菌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控。
陈巧巧
关键词:利福平药物实验
六西格玛管理理念下中药注射剂联用药学监护策略的制定与成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并分析六西格玛管理理念下中药注射剂联用药学监护策略的制定与成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2021年6月期间的1 200张中药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院急诊治疗中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药学监护策略并实施。2021年1—6月期间的600张中药剂处方及患者,设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将2020年7—12月期间的600张中药剂处方及患者,设为实施前研究对象。对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实施前后处方合格率,医护人员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前处方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医护人员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掌握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因此,将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应用到中药注射剂联用药学监护中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中药注射剂处方的合格率,还能有效地改善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降低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张小燕范希景郭和坚郑丹俊陈巧巧施群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理念中药注射剂药学监护
基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枇杷叶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研究枇杷叶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C组)、模型组(ALI组)、阳性对照组(Dex组)、枇杷叶提取物低剂量组(EJLE-L组)、枇杷叶提取物中剂量组(EJLE-M组)和枇杷叶提取物高剂量组(EJLE-H组),每组10只。ALI组、Dex组、EJLE-L组、EJLE-M组、EJLE-H组气管内均滴注2 mg/kg脂多糖建立大鼠ALI模型。建模后,Dex组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EJLE-L组、EJLE-M组、EJLE-H组分别腹腔注射50、100、150 mg/kg枇杷叶提取物,NC组和ALI组腹腔注射5 mg/kg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组织学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值,外周循环、肺组织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肺组织HMGB1、TLR4、NF-κB累积光密度值(IOD)及蛋白、mRNA表达量。结果 与ALI组比较,Dex组、EJLE-L组、EJLE-M组、EJLE-H组肺组织湿重/干重值[(6.12±0.14)、(5.76±0.11)、(5.09±0.12)、(4.67±0.10)比(6.89±0.17),P<0.05],肺组织病理评分[(7.79±0.65)分、(5.45±0.43)分、(3.23±0.29)分、(1.02±0.20)分比(13.23±1.00)分,P<0.05],外周循环炎症因子IL-1β[(102.32±11.23)ng/L、(87.86±9.09)ng/L、(64.54±6.74)ng/L、(43.11±5.63)ng/L比(147.87±15.64)ng/L,P<0.05]、IL-6 [(114.43±15.34)ng/L、(99.07±11.23)ng/L、(78.43±9.02)ng/L、(55.46±6.12)ng/L比(156.65±19.98)ng/L,P<0.05]、TNF-α[(156.64±19.09)ng/L、(107.64±12.32)ng/L、(69.09±9.09)ng/L、(49.98±5.46)ng/L比(201.98±24.43)ng/L,P<0.05]水平,肺组织炎症因子IL-1β[(172.21±17.68)ng/L、(123.32±14.35)ng/L、(95.54±10.76)ng/L、(70.94±8.75)ng/L比(223.42±28.76)ng/L,P<0.05]、IL-6[(154.43±17.65)ng/L、(100.23±11.43)ng/L、(76.42±8.93)ng/L、(66.75±6.55)ng/L比(198.90±22.34)ng/L,P<0.05]、TNF-α[(164.58±18.97)ng/L、(110.23±14.53)ng/L、(90.23±10
邵宏华朱亮陈巧巧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B1核因子-ΚB炎症因子
我院2014年注射药退药分析及管理对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药房注射药退药原因,寻找减少退药的管理对策。方法该院药房2014年的注射药退药处方8729张,统计退药的处方金额及发药金额,分类汇总退药金额、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类别。结果住院退药的金额与处方占退药总金额及处方的76%以上;退药以抗感染类(30.0%)、呼吸系统类(20.1%)居多。结论退药可能导致药品安全隐患,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退药标准操作流程,控制医务人员因素退药,加强药师的药学服务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
邵宏华陈巧巧
关键词:注射药退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