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玉米
  • 9篇抗性
  • 7篇穗腐病
  • 6篇基因
  • 5篇镰孢
  • 5篇分子标记
  • 4篇育种
  • 4篇转基因
  • 3篇农业
  • 3篇农业科研
  • 3篇配件
  • 3篇籽粒
  • 3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辅助育种
  • 3篇QTL
  • 3篇标记辅助育种
  • 3篇错误率
  • 2篇蛋白
  • 2篇引物

机构

  • 20篇吉林省农业科...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张艳
  • 12篇韩四平
  • 10篇郝东云
  • 9篇王梓钰
  • 7篇刘相国
  • 7篇尹悦佳
  • 5篇邢跃先
  • 5篇刘洋
  • 2篇安佰义
  • 2篇柳青
  • 2篇肖国红
  • 1篇孙志超
  • 1篇杨小红
  • 1篇张妤
  • 1篇汪洋洲
  • 1篇郭嘉
  • 1篇杨春明
  • 1篇孙传波
  • 1篇冯树丹
  • 1篇李锋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基因的挖掘被引量:3
2020年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真菌性病害,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玉米育种上应用的大多数自交系缺少对穗腐病的抗性。玉米穗腐病抗性位点的挖掘和抗病基因的克隆,对玉米穗腐病的遗传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进行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位点的挖掘并初步确定候选基因。抗病自交系法A和感病自交系掖81162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后7 d两个自交系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0,761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个与穗腐病抗性显著相关的SNP,这些SNP分布在1号和9号染色体上。通过比对B73 RefGen_v3并注释,发现SNP位点附近涉及的基因包括酰基激活酶1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磷酸酶2C 48、镁转运蛋白、受体蛋白激酶CRINKLY4和锌指CCCH域蛋白19。将在转录组测序中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全基因组选择中关联到的基因进行比对,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关联到的锌指CCCH域蛋白19同时也是转录组测序中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表明锌指CCCH域蛋白19可能与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相关。本研究结果不仅能为抗病基因的克隆和玉米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遗传资源,而且能为玉米和病原菌的相互作用机理的解析奠定基础。
闻竞沈彦岐韩四平邢跃先张叶王梓钰李世界杨小红郝东云张艳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抗性基因
一个由禾谷镰孢引起的玉米穗腐病抗性主效QTL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由禾谷镰孢引起的玉米穗腐病抗性主效QTL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玉米抗穗腐病的主效QTL位点,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7.01‑7.02bins上约3.33Mb的物理区间内,该主效QTL能解释14.09‑15.70...
张艳郝东云闻竞王梓钰韩四平李世界
谷物种子储存装置
谷物种子储存装置,涉及农业科研用品领域,解决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谷物籽粒侵泡切割后,籽粒快速干燥中存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储存袋和支撑配件,储存袋包括主体部;固定在主体部上的固定部;在主体部上成阵列式排布的多个存储部;...
刘相国郝东云尹悦佳刘洋韩四平张艳
文献传递
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的QTL定位
2022年
以3个高抗玉米自交系承351、丹598、吉V203和1个高感自交系ZW18为亲本,分别构建3个F2群体及其对应的F2:3家系,通过对F2:3家系发病果穗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鉴定抗病表型,对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进行QTL定位。3个F2群体共检测到11个与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有关的QTLs,分别可解释4.87%~40.98%的表型变异率。来源于抗病亲本承351的QTL-qRgr7-1位于7.02 bin,可解释高达13.76%~40.98%的表型变异率。通过与前期病害评级方法定位到的QTLs相比,qRgr7-1在Bins7.02上和qRger7.1完全重合,q Rgr2-1在Bins2.01-2.02上和qRger2.1完全重合,qRgr10-1在Bins10.01-10.02上和qRger10.1完全重合。基于图像分析定位到的qRgr9-1、q Rgr1-2、q Rgr3-1分别与基于抗病评级定位到的区间存在重叠区域。利用不同方法定位到了相同的QTLs,一方面说明基于图像分析进行表型鉴定有一定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这些QTLs位点的真实性。
王梓钰李世界闻竞莫蓝月沈彦岐韩四平张艳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禾谷镰孢QTL定位
44份玉米自交系对镰孢穗腐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3
2019年
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对44份不同来源的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穗腐病表现为抗病或感病的玉米自交系,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和禾谷镰孢,对其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塘四平头群的自交系发病最重,旅大红骨群的自交系发病最轻,瑞德群的自交系之间抗性差异较大。玉米自交系吉V203、承351和丹598对拟轮枝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表现为高抗,而PHTD5和掖81162对两种致病菌均表现为高感。44份自交系在不同年份的抗性评级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玉米穗腐病的发病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的复杂性。高抗和高感的玉米自交系在不同年份发病稳定,而中等抗性水平的自交系在不同年份的发病程度存在差异,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将为玉米穗腐病的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艳张叶王梓钰闻竞韩四平郭嘉邢跃先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镰孢抗病性
谷物种子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谷物种子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农业科研用品领域,解决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谷物籽粒侵泡切割后,籽粒快速干燥中存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储存袋和支撑配件,储存袋包括主体部;固定在主体部上的固定部;在主体部上成阵列式排布的...
刘相国郝东云尹悦佳刘洋韩四平张艳
文献传递
玉米镰孢穗腐病菌接种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给玉米穗腐病的田间大规模抗性鉴定提供简便、易行、准确的人工接种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对不同接种方法的致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后,采用玉米孢子液和绿豆孢子液接种玉米的接菌方法,穗腐病发病效果优于其他接菌方法(单牙签、双牙签、带菌玉米粒和伤口-带菌玉米粒)的发病效果。另外,该次鉴定的10份供试玉米自交系中,承351、丹598和吉V203同时对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玉米穗腐病表现为抗病,而PHTD5、吉V023和KX对两种病原菌引起的玉米穗腐病表现为感病。以期为玉米穗腐病抗性鉴定工作和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叶邢跃先王梓钰闻竞郝东云李世界张艳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病原菌接种方法
2017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9年
本文主要阐述了2017年1—12月大豆进口与出口情况,同时分析了大豆贸易的主要特点,以期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
杨春明安载学张艳王梓玉韩四平
关键词:大豆进口量出口量
利用近等基因系定位玉米无叶舌基因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2008年发现隐性遗传的无叶舌突变株,经过连续自交后育成无叶舌自交系黄早四lg。为了充分挖掘并利用玉米无叶舌优异的基因资源,分别以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轮回亲本、黄早四lg为供体亲本进行回交转育,获得相应的无叶舌自交系吉V203lg、K10lg、吉V088lg、吉V152lg和哲461lg,同时获得5对玉米无叶舌性状的近等基因系。以5对近等基因系为定位群体,利用Affymetrix 5H90K基因芯片对5对玉米无叶舌近等基因系进行基因型检测,对玉米无叶舌基因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对候选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无叶舌基因位于2.01~2.02 bin上约1.12 Mb的物理区间内,在此区间内有64个基因,其中,有26个基因编码功能蛋白,有38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和假定蛋白。
张叶王梓钰邢跃先闻竞郝东云李世界张艳
关键词:玉米近等基因系基因定位
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HiII-NGc-1的遗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基因和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是转基因植物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以进入农业部环境释放的抗虫抗除草剂双价转基因玉米Hi II-NGc-1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T-PCR和免疫试纸条技术检测转基因玉米连续3代目的基因cry NGc和bar整合及表达的遗传稳定性,采用心叶期除草剂草铵膦抗性鉴定和心叶期/穗期亚洲玉米螟抗性鉴定实验详细分析了目标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ry NGc和PAT蛋白在Hi II-NGc-1中连续3代遗传稳定,高世代稳定耐受正常5倍大田除草剂草铵膦使用浓度,心叶期和穗期高抗亚洲玉米螟性状稳定,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转基因玉米Hi II-NGc-1目的基因和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的明确为开展下一步生物安全评价奠定了基础,对复合性状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刘洋刘相国汪洋洲赵方方张艳肖国红冯树丹韩四平尹悦佳
关键词: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