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新时期下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向度研究
- 2023年
-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重任。特别是艺术院校,学生入学水平高,校内师资力量雄厚,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新时期下,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基础音乐教育改革,都要求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向新的发展方向进行审视和探索,以此保证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从新时期下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向度的视角切入,分析专业建设并提出建议,以期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王黎杨悦
- 关键词: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
-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创作与演唱分析
- 2024年
- 二十世纪初西方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后,在对这一外来的音乐形式进行民族化改造的进程中,中国音乐创作者创造性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诗词,以此为歌词推出了大批艺术歌曲佳作,古诗词艺术歌曲应运而生,并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由作曲家王龙以唐代诗人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而成的同名艺术歌曲则是近年来一首难得的佳作。对此本文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历程谈起,就作品进行了创作和演唱分析,旨在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地认识,并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王黎杨悦
-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演唱分析
- 接纳与兼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声歌唱艺术的审美构建被引量:2
- 2022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美声歌唱艺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开拓到发展的曲折历程,为其后的百年声乐发展奠定了人文、美学基础。居其宏的《百年中国音乐史》称这一时期为‘兼收并蓄’思潮时期。“音乐界的‘兼收并蓄’思潮,以梁启超、曾志忞、赵元任、萧友梅等人为代表。‘兼收并蓄’者竭力反对‘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这两种过分执于一端的偏激之见,而提倡于中西音乐中各取所长,在实践中探索彼此融合之法,以逐渐形成20世纪之中国新音乐。”
- 杨悦杨悦
- 关键词:美声歌唱中国音乐史萧友梅声乐发展美学基础国粹主义
- 论审美观照下的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被引量:2
- 2021年
- 中国美声艺术审美形态因时代的走向不断进行着变迁,这种在多重审美观照下的美学形态已不仅拘泥于“美声”和“民族”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争锋,更多的则是一种“伴生”的关系,更是我国时代民族精神的一种完美体现。这种审美流变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加详实与深入地研究与探索,这对于我们当下的艺术实践工作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与宝贵的研究价值。
- 杨悦
- 关键词:审美特征本土化
- 意大利艺术歌曲创作特点与演唱处理——以《尼娜》为例
- 2024年
- 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与该唱法相伴相生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则在诗乐融合、情感表现、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特点,堪称是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诸多作品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基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意大利艺术歌曲发展历程,就其创作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以《尼娜》为例,分析了这首作品的演唱要点。旨在获得对其更加深刻地认识,继而为高质量的创作、演唱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 杨悦王黎
- 关键词:演唱处理
- 试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
- 2016年
- 对于美声唱法而言,发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歌剧,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是一种特征鲜明的歌唱流派,在发声方面,拥有完整、全面和科学的发声训练体系。中国声乐艺术实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有机融合,选取更加恰当的声音与形式,实现艺术作品的呈现。由于借鉴了美声唱法的优势,使得民族唱法更显完美。为此,要全面分析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
- 杨悦
-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声乐艺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