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军

作品数:97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项目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电气工程
  • 23篇电子电信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2篇电池
  • 42篇太阳电池
  • 23篇衬底
  • 21篇柔性衬底
  • 17篇薄膜太阳电池
  • 15篇激光
  • 10篇异质结
  • 10篇光伏
  • 9篇激光器
  • 8篇硅基
  • 8篇非晶硅
  • 7篇组件
  • 7篇硅太阳电池
  • 6篇太阳能电池
  • 6篇刻蚀
  • 6篇硅基薄膜
  • 6篇发电
  • 5篇电极
  • 5篇叠层
  • 5篇叠层太阳电池

机构

  • 51篇上海空间电源...
  • 3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北仪创新...
  • 1篇上海欣邦电气...
  • 1篇惠州市中科光...

作者

  • 97篇叶晓军
  • 34篇刘成
  • 29篇李红波
  • 27篇周丽华
  • 24篇陈鸣波
  • 22篇柳翠
  • 20篇袁晓
  • 17篇郝国强
  • 16篇杨君坤
  • 16篇陈亮
  • 16篇钱子勍
  • 15篇王小顺
  • 15篇马宁华
  • 14篇陈良惠
  • 10篇张瑞
  • 9篇唐道远
  • 8篇周文灿
  • 8篇蒋帅
  • 8篇孙永伟
  • 7篇张梦炎

传媒

  • 7篇第十一届中国...
  • 6篇Journa...
  • 5篇太阳能学报
  • 3篇光电子.激光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光学技术
  • 2篇光子学报
  • 2篇电源技术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上海航天(中...
  • 2篇第八届中国太...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物理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应用光学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3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掺杂对臭氧基原子层沉积二氧化硅钝化特性研究
2021年
该文主要研究水掺杂对臭氧基原子层沉积二氧化硅薄膜的影响。通过在臭氧中掺杂少量水作为混合氧化剂,有效降低了原子层沉积二氧化硅薄膜内部碳和氮杂质元素的含量,并提高其成膜速率及薄膜质量;同时,水的掺杂还能够适当提高二氧化硅薄膜内部及其与硅界面处的氢元素浓度,使其具有更强的氢钝化效果。臭氧中掺杂水制备的二氧化硅薄膜能够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获得较高的钝化性能;而固定正电荷密度较臭氧制备的二氧化硅薄膜显著降低。
李士正许佳辉叶晓军柳翠袁晓李红波
关键词:原子层沉积氧化硅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
一种适用于双面电池的焊带及太阳电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双面电池的焊带及太阳电池,焊带包括焊带基体,包覆在焊带基体下方及侧面的锡铅层,覆盖在焊带基体上表面的织构化金属结构,太阳电池由焊带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全反射原理,...
李红波王文杰秦棪阳程子强潘德豪叶晓军柳翠袁晓
文献传递
临近空间太阳电池组件热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2021年
临近空间飞行器依靠搭载的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和储能电池组构成的能源系统,可在临近空间长期飞行和驻留,完成地面观测、无线通信、军事侦察等任务,因而成为各国航天航空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太阳电池组件能量转化效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太阳光能量吸收后转化为热。这部分热传导到高空气球内部,将造成内部气流紊乱,增加高空气球姿态控制难度,而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应力甚至可能破坏柔性太阳电池组件。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太阳组件在高空气球蒙皮上的工作条件,建立组件结构模型及热传递数学模型,仿真得到电池组件实际工作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对高空气球供电组件的结构优化、工作状态的掌握具有指导意义。
张圳陆鸣雷杨洋宋琳琳叶晓军
关键词:平流层高空气球空间电源太阳电池组件
非晶硅锗薄膜太阳电池顶电池P型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硅锗薄膜太阳电池顶电池P型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方法是采用RF-PECVD沉积制备顶电池的P型层,反应气体为氢气、硅烷、硼烷,沉积时氢气、硅烷与硼烷的气体流量体积比例保持在150~200:1:3~8,...
杨君坤刘成徐正军段波涛叶晓军
聚酰亚胺衬底三结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初步探索
对作为a-Si/a-SiGe/a-SiGe三结叠层太阳电池中的a-SiGe子电池参数进行了调整,获得了锗烷(GeH4)流量与电池光电特性的关系,进而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初步制备了a-Si/a-SiGe/a-SiGe三结叠...
段波涛徐正军叶晓军刘成杨君坤周丽华
关键词:薄膜太阳电池光电特性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多层背反射镜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多层背反射镜结构。包括膜(11)和周期性结构(14);所述的膜(11)是Ag膜或Al膜;所述的周期性结构(14),由氧化物导电膜(12)和超薄膜(13)膜组成的双层结构,和一层氧化物导...
刘成周丽华叶晓军钱子勍张翼翔陈鸣波
文献传递
激光刻蚀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复合背反射层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柔性聚酯膜衬底薄膜电池通过激光刻蚀等工艺形成集成串联,激光刻蚀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复合背反射层(Ag/ZnO)是其中的重要工艺。首先对聚酰亚胺(PI)、Ag、ZnO材料的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1 064nm脉冲激光与532nm脉冲激光分别对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复合背反射层进行刻蚀研究。通过改变重复频率、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焦点位置等参数,分析了激光刻蚀物理机制,获得了好的刻蚀效果。结果表明,1 064nm纳秒脉冲激光更适合刻蚀柔性PI衬底复合背反射层Ag/ZnO,在激光功率860mW、刻蚀速度800mm/s和重复频率50kHz下,获得了底部平整、两侧无尖峰的刻线,刻线宽为32μm,满足柔性薄膜太阳电池集成串联组件的制备工艺要求。
陈亮马宁华刘成叶晓军张梦炎陈鸣波
关键词:激光刻蚀
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连续生长及组件技术
采用卷对卷PECVD设备在聚酰亚胺衬底上连续生长制作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大面积(80mm×80mm)单结电池单片批产效率目前达到6%(AMO).采用电池片互联和层压技术制作薄膜电池组件,组件贴装比达到90%,平均面密度...
唐道远叶晓军周丽华杨君坤王顺
关键词:优化设计产品质量
文献传递
微小孔径激光器的研制与近场测试
2003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高密度近场存储领域的新型微小孔径激光器(VSAL)。为了解决由腔面金属膜造成的激光器PN结短路的问题,在激光器中引入了窗口隔离区,不仅降低了器件制备的难度,而且也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和成品率。采用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输出功率为0 3mW的激光器,利用矩阵方法通过远场测量值估算了激光器的近场分布。
康香宁宋国峰孙永伟叶晓军陈良惠
关键词:近场光存储聚焦离子束近场分布近场测试
一种中空光伏玻璃幕墙热性能计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光伏玻璃幕墙热性能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中空光伏玻璃幕墙的非稳态传热模型;S2,获取环境数据,对环境数据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并代入步骤S1得到的模型,求解光伏组件温度、衬底玻璃温度和光伏组件输...
张瑞郝国强李红波柳翠袁晓叶晓军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