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坤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甲鱼
  • 2篇苯酚
  • 1篇对溴苯酚
  • 1篇腥味
  • 1篇乙烯
  • 1篇乙酰
  • 1篇乙酰化
  • 1篇鱼腥味
  • 1篇质谱
  • 1篇质谱分析
  • 1篇色谱
  • 1篇受体拮抗剂
  • 1篇水相
  • 1篇四氯乙烯
  • 1篇四唑
  • 1篇谱分析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重排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徐坤
  • 2篇罗自生
  • 2篇徐艳群
  • 1篇杨健
  • 1篇王毅
  • 1篇王毅

传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加工阶段的甲鱼腥味成分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甲鱼腥味成分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甲鱼预煮、卤制、烘烤不同加工阶段的腥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NIST/Willey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新鲜甲鱼共检出48种挥发成分,确定36种成分,包括烃类21种、醛类12种、醇类化合物5种、芳香类5种、羧酸类3种、酮类1种、酯类1种。其中以己醛的百分含量最多,为29.1%,有青草味;庚醛占10.69%,具有强烈的油脂氧化味;壬醛占12.58%,提供鱼腥味;占2.02%的对二甲苯有刺激味;占2.36%的1-辛烯-3-醇具有土腥味。认为己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等共同形成了甲鱼的腥味。通过预煮、卤制、烘烤等加工工艺后,腥味成分已减少至只能检测出己醛和壬醛,且含量都不超过1%。表明经预煮、卤制、烘烤等加工可以有效控制甲鱼的腥味。
王毅徐艳群徐坤罗自生
关键词:甲鱼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
普仑司特的合成工艺优化
普仑司特是一种新型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对哮喘的治疗效果良好,市场前景广阔。   文献报道的普仑司特合成方法按路线最后一步反应是否生成酰胺分为两类,本论文分别进行了综述。   文中合成路线以对溴苯酚为起始...
徐坤
关键词:受体拮抗剂对溴苯酚合成工艺优化
一种制备5-溴-2-羟基-3-硝基苯乙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5-溴-2-羟基-3-硝基苯乙酮的方法,包括:(1)在碱的存在下,以四氯乙烯为反应溶剂,对溴苯酚和乙酰化试剂反应,反应完全得到乙酸对溴苯酚酯的四氯乙烯溶液;(2)向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路易斯酸,进行弗...
杨健徐坤
文献传递
一种甲鱼腥味物质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鱼腥味物质的测定方法,包括:取待测甲鱼肉,与冰水和NaCl溶液进行混合,调节待萃取样品的pH值至2~4或9~11,得到待萃取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所述待萃取样品中的甲鱼腥味物质进行吸附萃取;利用气相...
罗自生王毅徐艳群徐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