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利昌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电池
  • 4篇动力电池
  • 4篇放电
  • 3篇电动
  • 3篇锂动力电池
  • 3篇磷酸铁
  • 3篇磷酸铁锂
  • 3篇磷酸铁锂动力...
  • 3篇充放电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特性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分析
  • 2篇循环寿命
  • 2篇能量消耗
  • 1篇电池组
  • 1篇电动车
  • 1篇电动车用
  • 1篇电动化
  • 1篇电动客车

机构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孙利昌
  • 7篇李礼夫
  • 5篇韦毅
  • 3篇侯俊伟
  • 2篇张忠波
  • 1篇张玮

传媒

  • 1篇机电工程
  • 1篇电源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消耗硬件在线仿真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消耗硬件在线仿真方法,包括步骤:通过采集电动汽车在各种行驶状况下的电池组工作状态数据;根据所述行驶状况得到的电池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动力电池组充放电控制策略;根据电池组充放电策略对所需测...
李礼夫韦毅侯俊伟许源沁佘红涛龚定旺孙利昌
文献传递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检测子系统、检测信息分析子系统和循环寿命自识别子系统。所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检测子系统包括CT成像模块、电化学特性测量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
李礼夫龚定旺侯俊伟张忠波许源沁魏敦烈佘红涛韦毅孙利昌
文献传递
混合动力电动车用LiFePO_4动力电池充电特性研究
2018年
针对混合动力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组由于单体电池性能差异易造成电池组充电特性不一致的问题,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从电池恒流和恒压充电原理出发,研究了恒流恒压充电阶段电池充电容量与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充电时间之间的关系,并从电池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的角度,分析了恒流恒压充电过程中电池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与其内阻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利用恒流充电截止时间作为快速筛选电池充电容量的技术参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款10 Ah的磷酸铁锂方形铝壳电池进行了充电性能的实验分析。
李礼夫佘红涛孙利昌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充电容量
一种电动客车电动化辅助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电动化辅助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包括控制器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功率测试模块以及上位机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功率测试模块获取的与电机功率相关的模拟信号、输出电机控制模块可以接收的模拟量信号以及...
李礼夫佘红涛张玮韦毅龚定旺孙利昌
文献传递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检测子系统、检测信息分析子系统和循环寿命自识别子系统。所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检测子系统包括CT成像模块、电化学特性测量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
李礼夫龚定旺侯俊伟张忠波许源沁魏敦烈佘红涛韦毅孙利昌
文献传递
面向同步过程的AMT车辆无同步冲击起步控制策略研究
由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具有燃油经济性好、扭矩容量高、技术可实现性强、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已使其成为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由于目前的AMT车辆起步控制策略忽略了驾驶员起步意图和离合器同步接合过程中的动态品质...
孙利昌
关键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内在影响因素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内在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先用X射线层析成像测量系统获取自放电不合格的锂离子电池零部件的三维层析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从电池零部件层析图像中提取出正负极极板、极耳、隔膜、电解液的层...
李礼夫佘红涛龚定旺韦毅孙利昌
文献传递
基于动摩擦系数的微型车离合器起步接合过程动力学仿真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常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起步控制策略由于将离合器动摩擦系数视为常量,而忽略其变化所导致的车辆起步冲击度大的问题,对某款微型车AMT的起步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摩擦系数的微型车离合器起步接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摩擦学原理及其试验,讨论了离合器动摩擦系数随转速变化的关系,建立了离合器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对离合器起步接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干式膜片弹簧摩擦离合器的动摩擦系数与其摩擦力矩和冲击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动摩擦系数为常量的离合器相比,动摩擦系数为变量的离合器半接合点和同步点的冲击度更大。其中,半接合点的冲击度增加率为110%,验证了动摩擦系数变化对车辆起步冲击度作用的重要性。
李礼夫孙利昌
关键词:离合器冲击度动力学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