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香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上颌窦提升
  • 2篇提升术
  • 2篇疗效
  • 1篇短期疗效
  • 1篇修复后
  • 1篇牙种植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术
  • 1篇上颌后牙
  • 1篇上颌后牙区
  • 1篇上颌前牙
  • 1篇上颌前牙区
  • 1篇上颌窦提升术
  • 1篇上颌窦外提升
  • 1篇上颌窦外提升...
  • 1篇手术
  • 1篇前牙
  • 1篇前牙区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牟永斌
  • 4篇朱艳香
  • 2篇林梓桐
  • 2篇程然
  • 2篇陈琳
  • 1篇王文梅
  • 1篇王翔
  • 1篇董衡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骨增量技术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评估不同骨增量技术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3~2016年内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患者33例,共植入51枚种植体。根据植骨术的不同分为3组:A组,钛网植骨;B组,自体骨外置植骨(Onlay植骨);C组,常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锥形束CT(CBCT)对术区牙槽骨进行扫描测量与分析,评估植骨术后牙槽骨水平向骨增量(L1)、种植术前较植骨术后的牙槽骨吸收量(L2)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骨吸收量(L3)等。结果:CBCT评估显示A组术后L1[(5.17±0.37)mm]与B组[(5.31±0.36)mm]相比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大于C组[(3.87±0.57)mm];但A组L2[(0.07±0.05)mm]小于B组[(0.38±0.12)mm]和C组[(0.35±0.09)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植入后1年随访有微量的骨质丧失,A组大于B组或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R采用钛网在上颌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中可提供令人满意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相比于采用可吸收膜的常规GBR可以增加更多的骨量,并且可提高GBR适应证范围。该术植骨后植骨材料吸收较缓慢,优于Onlay植骨术和常规GBR手术。
董衡周娜朱艳香陈琳吕昊昕牟永斌
关键词:钛网
吸烟对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短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吸烟对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因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行种植修复术的981例患者(置入种植体1 911枚)进行随访,从其中行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的患者中筛选出完全符合入组条件且获有效回访者28例(置入种植体71枚)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吸烟习惯将其分为吸烟组14例(置入种植体27枚)和非吸烟组14例(置入种植体44枚),平均随访时间为(16±11)个月。比较两组间种植体存留率、边缘骨吸收以及植入窦底的骨粉在术后当日(T1)、术后6个月(T2)和功能负载后随访期(T3)的变化。结果:随访的981例患者中,行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的吸烟患者种植体存留率(91.0%)明显低于不吸烟者(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获有效回访的行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的28例患者在观察期内无种植体脱落。与T1期比较,T2期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种植体的边缘骨在颊侧、腭侧、近中和远中均表现为吸收(P <0.05),但两组之间的边缘骨吸收在4个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1期比较,T3期两组种植体的边缘骨在颊侧、腭侧、近中和远中均表现为吸收(P <0.05),且腭侧边缘骨吸收吸烟组[(-0.78±0.91) mm]比非吸烟组[(-0.34±0.59) mm]明显(P <0.05),颊侧、近中、远中边缘骨吸收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T1期比较,T2、T3期吸烟组、非吸烟组上颌窦底植入的骨粉均有吸收(P <0.05),但两组间骨粉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植入窦底骨粉的密度在T2期有增加,而在T3期则出现下降趋势,但较之T1期仍表现为密度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后短期功能负载的患者中,吸烟组种植体的存留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且与烟雾接触面积大的腭侧边缘骨吸收比不吸烟组的腭侧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吸烟是上颌窦底植骨种植修复术的危�
李国阳朱艳香王文梅王翔牟永斌
关键词:吸烟疗效
改良小骨窗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大小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入路窗口结合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种不同尺寸窗口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对29例(共32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病例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组(6 mm×6 mm,n=15)和常规骨窗组(15 mm×10 mm,n=14),两种窗口均同期植入人工骨粉和种植体。分别于术后10 d和30 d评价患者舒适感。在手术前、手术当天、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检查种植体周围上颌窦底部剩余牙槽骨和植入骨粉的总厚度和所植骨粉在窦底的宽度。结果:全部32颗种植体CBCT检查骨结合良好,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量有明显增加。小骨窗组与常规骨窗组的植入骨粉成骨能力无明显差异。小骨窗组患者总手术时间与常规骨窗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0 d和30 d随访中患者对手术不适反应明显减轻。结论:微创小窗口上颌窦底外提升术较常规窗口损伤更小,技术适应证更广泛,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提升治疗满意度。
牟永斌程然吕昊昕陈琳朱艳香林梓桐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牙种植微创手术
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后6~9年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上颌窦提升术应用于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种植义齿功能负载6~9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2010年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69例,共植入种植体95枚,根据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不同分为上颌窦提升术植骨组(A组)27例38枚,上颌窦提升术未植骨组(B组)17例24枚,常规种植组(C组)25例33枚,平均随访85.4个月,评估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患者满意度、边缘骨吸收(MBL)、植入骨粉变化、上颌窦底位置变化等指标。结果:95枚种植体中有2枚在术后6个月脱落,存留率97.9%;三组患者对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为:(30.5±4.7)分、(29.27±5.34)分、(29.54±5.14)分,不同术式间满意度无差异;术后6~9年随访,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良好,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A、B、C三组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平均吸收为:(0.26±0.43)mm、(0.35±0.37)mm、(0.50±0.61)mm,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9年随访时,A、B、C三组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平均吸收为:(1.45±1.20)mm、(1.47±1.64)mm、(1.57±1.51)mm,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术式间边缘骨吸收无差异;术后A组上颌窦底位置上升,术后6个月为(1.42±2.23)mm,术后6~9年为(1.95±1.87)mm,且有统计学差异,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植入骨粉在术后6个月平均剩余64.23%,6~9年剩余6.56%。结论:对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术后6-9年的远期临床疗效良好,上颌窦底位置上升率较高,所植骨粉大部分被吸收。
朱艳香程然林梓桐牟永斌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术临床疗效骨增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