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驰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影响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239例克罗恩病行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4)影响患者术前贫血的临床因素。采用门诊或病房接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30d内切口感染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月。采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单因素分析中P〈O.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中以逐步向前法进行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239例患者中,11例行急诊手术、228例行择期手术;65例行腹腔镜手术、174例行开腹手术;手术方式均为肠切除术,肠切除术后179例行消化道重建吻合,81例行肠造口术(21例联合行肠吻合和造口术)。239例患者术中发现纤维性狭窄137例、肠瘘113例、小肠梗阻101例、脓肿58例、蜂窝组织炎54例、肠穿孔11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症状)。(2)随访情况:239例患者术后30d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48例发生切口感染,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3)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行为、红细胞沉降率〉20mm/h、术前贫血、术前合并慢性肠瘘、开腹手术、术中发现纤维性狭窄、术中发现肠瘘是影响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2.530,2.579,4.233,2.988,2.554,0.503,3.052,95%可信区间:1.218~2.259,1.141~5.833,1.598~11.210,1.522—5.864,1.082~6.029,0.265
- 刘华山张珑娟粱振兴胡拓周驰何小文吴小剑吴现瑞
- 关键词:克罗恩病切口感染贫血
- siRNA-Ambra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Ambra1对结直肠癌SW480和HCT15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靶向Ambra1基因的siRNA转染至结直肠癌SW480和HCT15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br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克隆形成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实验检测siRNA-Ambra1对结直肠癌SW480和HCT15细胞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siRNA-Ambra1对SW480和HCT1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NAAmbra1对SW480和HCT1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N-cadherin、E-cadherin和Viment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iRNA-Ambra1可抑制SW480和HCT15细胞中Ambr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值均<0.05),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的克隆形成、增殖、迁移和侵袭(P值均<0.05)。siRNA-Ambra1可上调SW480和HCT15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的表达水平(P值均<0.05),下调E-cadherin的表达水平(P值均<0.05),上调ER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ERK1/2(phosphorylated 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P值均<0.05)。结论:沉默Ambra1基因可通过EMT及ERK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SW480和HCT1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成海春董功航郑晓彬刘华山周驰胡拓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细胞运动肿瘤浸润
- 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30d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接受直肠癌保肛手术的95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并发症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30d内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956例病人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60/956)。按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a级36例,Ⅲb级12例,Ⅳa级5例,Ⅳb级5例,Ⅴ级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OR=1.781、95%CI为1.04~3.048、P=0.035),术前白蛋白(OR=6.979、95%CI为3.057~15.930、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OR=2.386、95%CI为1.375~4.138、P=0.002),术中输血(OR=2.698、95%CI为1.088~6.695、P=0.032)与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合并症(OR=2.051、95%CI为1.160~3.627、P=0.014),术前白蛋白(≤35g/L)(OR=4.652、95%CI为1.776~12.182、P=0.002),术中估计出血量(>150ml)(OR=2.131、95%CI为1.190~3.816、P=0.011)是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存在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术中出血量大是直肠癌术后30d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张宗进吴现瑞张珑涓刘华山姚秋琼刘炫辉周驰何小文王磊吴小剑汪建平兰平
-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
- 合并自发性腹腔脓肿的克罗恩病患者需早期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合并自发性腹腔脓肿的克罗恩病患者需早期手术干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合并自发性腹腔脓肿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需行早期手术干预(脓肿发生后60 d内接受的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94例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24例;诊断克罗恩病时的年龄平均28.4岁;自发性腹腔脓肿发生的年龄平均30.4岁,腹腔脓肿平均病程为3年,其中回结肠型(L3)占81.9%(77/94),单发脓肿占76.6%(72/94)。有33例(35.1%)既往接受过腹部手术;52例(55.3%)合并肠狭窄;71例(75.5%)合并肠瘘。克罗恩病合并自发性腹腔脓肿后60 d内,有44例(46.8%)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有腹部手术史(OR=3.23,95%CI:1.12 ~ 9.31,P = 0.030)、合并肠狭窄(OR = 3.52,95%CI:1.26 ~ 9.85,P = 0.017)和合并肠瘘(OR = 4.31,95%CI:1.25 ~ 14.80,P = 0.020)为早期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肠内营养(OR= 0.18,95%CI:0.05 ~ 0.62,P = 0.007)则为早期手术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合并自发性腹腔脓肿的克罗恩病患者如果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合并肠狭窄或肠瘘,则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而使用肠内营养可降低早期手术干预的风险。
- 何晓生郑晓彬练磊周驰何小文吴小剑兰平
- 关键词:克罗恩病外科干预
- CCL21对结直肠癌侵袭及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CCL21对结直肠癌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CCL21高表达结直肠癌细胞系;应用脂质体转染法,构建CCL21低表达结直肠癌细胞系;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与迁移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及成球实验等一系列体外实验,探讨CCL2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干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证实,CCL21慢病毒感染和小干扰RNA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可分别上调和下调结直肠癌细胞中CCL21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发现,CCL21高表达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与迁移能力都较CCL21低表达的细胞明显降低,划痕愈合实验也发现,CCL21高表达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速度较慢;另外,CCL21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在成球速度及成球密度方面均低于CCL21低表达的细胞系。结论CCL21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减弱肿瘤细胞的干细胞表型。
- 戎煜明陈曦范德军林绪涛郑晓彬周驰胡拓邹一丰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CCL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