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珂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Shh诱导分化中miRNA表达谱差异性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Hedgehog(Hh)家族中Sonic Hedgehog(Shh)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机制。Shh参与了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信号的上游调控,能促进间充...
- 青莹曹颖光宋珂
- 关键词:HEDGEHOG信号通路成骨分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PBL教学法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前培训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前培训中的意义。方法:将口腔科临床实习前学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人,A组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组,B组为以授课为基础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教学评估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将两组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见习结束后,PBL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显著高于LBL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为满意。结论: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口腔科实习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值得在培养口腔科人才的教育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刘念唐学智于飞胡萍宋珂张智星尹作姣朱光勋
- 关键词:教学方法口腔医学
- Sonic hedgehog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成骨相关miRNA表达差异的筛选
- 2022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成骨特征性miRNA表达谱,探讨其可能的靶基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Shh诱导hUC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的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其表达量的变化,并验证成骨相关miRNA的表达差异。结果: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和RT-qPCR验证,预测miRNA-342-3p可能作为关键因子,通过靶向Sufu调控Shh信号通路,进而调控hUCMSCs的成骨分化。结论:筛选出新的调控因子miRNA-342-3p作为Shh信号通路的靶分子,对成骨分化过程进行精准调控,为种植义齿骨组织工程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青莹石琦张涵泳张志翔曹颖光宋珂
- 关键词:成骨分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洗必泰对体外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洗必泰对体外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aecalis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应用2%洗必泰(CHX)及生理盐水溶液(NS)处理体外已培养1 d和3 w的粪肠球菌生物膜样本5 min,随后在培养的第0 d、1 d和7 d经PI和SYTO 9共同染色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2%CHX的灭菌效果。结果:2%CHX针对体外粪肠球菌生物膜的灭菌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2%CHX对培养3 w生物膜的杀灭效果较对培养1 d生物膜的杀灭效果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培养1 d、3w的生物膜经2%CHX处理后随着再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菌中活菌比例逐渐增多,且再培养1 w后活菌所占比例与生理盐水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2%洗必泰溶液对体外不同生长阶段的粪肠球菌生物膜均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但灭菌效果不彻底。
- 丁晓晓杜田丰唐学智姚怡辰张千宋珂曹颖光
- 关键词:洗必泰溶液流式细胞术灭菌
- 美学区即刻种植共识化流程的探讨被引量:11
- 2021年
- 即刻种植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然而美学区即刻种植,不仅高度复杂,还具有极大的美学风险。在美学区进行即刻种植时对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操作方式以及医生的临床技能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有利和不利条件下美学区即刻种植的相关文献、共识化意见及推荐的临床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为临床病例的决策、设计和解决提供参考。
- 马悦宋珂
- 可控式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促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与支架材料三维培养后,可控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音猬因子(Shh)的时序基因传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成骨效应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受四环素调控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tet-off-bFGF以及rAAV2-Shh共同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与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三维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附着于材料表面的形貌。MTT检测复合物中细胞的增殖状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复合物中细胞内各成骨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扫描电镜可见三维培养后15 h两组细胞已黏附于材料表面,至培养后4 d,细胞呈多角形向材料内部孔隙伸展。MTT显示转基因BMSCs与β-TCP复合三维培养5 d后细胞增殖明显,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实时定量PCR及碱性磷酸酶检测发现双因子时序表达组,不管贴壁培养还是三维培养,胞内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结论:四环素调控下能成功实现bFGF及Shh在BMSCs中的时序表达,与β-TCP复合三维培养后,转基因细胞的增殖速度、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均有显著提升。
- 张涵泳沈红裕马悦青莹石琦曹颖光宋珂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音猬因子Β-磷酸三钙
- 一种用于口腔种植体基台及修复体的辅助安装组件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口腔种植体基台及修复体的辅助安装组件,用于对口腔的待修复区域进行辅助修复,所述辅助安装组件包括:基台导板,包括:基台就位通道,用于在待修复区域内对基台进行定位,基台包括第一定位端和第一种植端,第一定...
- 宋珂马悦曹颖光杜习金徐恋祎
- 双相磷酸钙陶瓷在口腔种植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口腔种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的缺失牙修复。决定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骨整合。生物陶瓷材料双相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既可作为骨替代材料用于种植体周的骨增量程序,也可作为涂层材料应用于种植体表面,促进骨整合。BCP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稳定性、生物降解性、骨传导性以及骨诱导的潜能,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本文就BCP陶瓷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口腔种植中BCP陶瓷的临床应用提供有益思路。
- 沈红裕宋珂
- 关键词:口腔种植骨移植替代材料引导骨再生术
- 抑制IRE1α通路影响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体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肌醇需要酶1α(in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通路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使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诱导其向破骨细胞分化。使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IRE1α通路的表达情况。使用IRE1α的核糖核酸内切酶抑制剂4μ8c处理RAW264.7,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在诱导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的同时使用4μ8c处理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估4μ8c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和IRE1α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4μ8c处理RAW264.7,同时使用细菌脂多糖刺激细胞模拟炎症环境,qRT-PCR检测破骨分化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结果:IRE1α通路的表达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增加,4μ8c不仅显著抑制了破骨前体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了破骨细胞的形成,并下调了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蛋白酶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IRE1α通路被激活。抑制IRE1α通路不仅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增殖,还能下调破骨细胞标志蛋白和破骨分化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
- 于成博张志翔玉伊琳曹颖光宋珂
- 关键词:破骨细胞牙周炎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调控小鼠锌指蛋白阳性间充质干细胞双向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对小鼠锌指蛋白阳性间充质干细胞(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posit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Gli1^(+)-MSC)双向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繁育双报告转基因小鼠ROSA^(mT/mG)/Gli1-Cre^(ERt2)/PDGFRαfl(实验组)和ROSA^(mT/mG)/Gli1-Cre^(ERt2)(对照组),选取两组4周龄小鼠各20只,从小鼠主动脉外膜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使用他莫昔芬诱导,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选,筛选两组Gli1^(+)-MSC,实验组Gli1^(+)-MSC中条件性敲除PDGFRα,对照组Gli1^(+)-MSC正常表达PDGFRα。对两组Gli1^(+)-MSC分别进行成脂肪诱导和成纤维诱导,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PDGFRα、脂肪细胞标志物[脂滴包被蛋白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α)]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 1,FSP-1)]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油红O染色观察两组Gli1^(+)-MSC双向诱导后的细胞脂肪分化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他莫昔芬诱导后,可通过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标记准确地从流式细胞仪中分离出Gli1^(+)-MSC。成脂肪诱导后,实验组PDGFRα蛋白表达(0.017±0.002)显著小于对照组(0.184±0.012)(t=25.48,P=0.002),脂滴包被蛋白(3.138±0.414)和C/EBPα(3.565±0.289)蛋白表达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2.312±0.218、2.179±0.103)(t=6.21,P=0.025;t=6.69,P=0.022),即PDGFRα的敲除增强了Gli1^(+)-MSC的成脂肪分化能力。成纤维诱导后,实验组PDGFRα、α-SMA和FSP-1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030±0.001、0.932±0.177和0.276±0.020)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为0.439±0.006、1.352±0.170和0.835±0.097)(t=149.40,P<0.001;t=66.38,P<0.001;t=11.41,P=0.008),即PDGFRα的敲除显著抑制Gli1^(+)-MSC向纤维细胞分化。双向诱导后,对照组可见脂肪细胞形成明显减少,实验
- 张智星肖丽吴来迪于成博毛靖曹颖光宋珂
-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成脂分化锌指蛋白绿色荧光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