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斌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类癌
  • 2篇肺类癌
  • 1篇胸腔
  • 1篇异位促肾上腺...
  • 1篇异位症
  • 1篇预后
  • 1篇诊疗进展
  • 1篇诊治
  • 1篇诊治进展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类癌
  • 1篇脂肪肉瘤
  • 1篇肉瘤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激...
  • 1篇皮质
  • 1篇皮质激素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4篇王学斌
  • 3篇刘磊
  • 3篇张家齐
  • 2篇黄诚
  • 2篇李单青
  • 2篇李力
  • 1篇陈野野
  • 1篇刘洪生
  • 1篇梁乃新
  • 1篇曹磊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例支气管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的疾病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6年5月间经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类癌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搜集并整理20例患者的重要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就诊时的平均年龄为13~70(38.85±15.31)岁,其中典型类癌14例、不典型类癌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库欣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均由胸部CT定位胸部病变。手术治疗后血清皮质醇及血ACTH浓度均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3例(15.00%),均为严重肺部感染。随访1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5(12~122)个月;其中典型类癌13例、不典型类癌5例;Ⅰa期7例、Ⅰb期1例、Ⅱa期2例、Ⅲa期8例;1例行术后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内,1例复发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肺类癌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需要多种检查手段及多专科医师共同诊治;胸部CT是发现病变并评估手术可行性的重要方法,早期手术切除异位ACTH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且大多可获长期生存。
王学斌刘磊王桂阁张家齐陈野野曹磊刘洪生李单青
关键词:支气管肺类癌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手术治疗预后
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病之一,文献报道15—50岁妇女约1.14%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且近几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部位主要位于盆腔内,亦可见于腹部瘢痕、肠道、泌尿系等。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thoracic endometriosis,TE)较为罕见,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实验化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及病理诊断获取困难等特点使其在诊疗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现回顾总结近几年胸腔子宫内膜症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刘磊王学斌王桂阁张家齐黄诚李力李单青
关键词: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
罕见巨大成人纵隔原发脂肪肉瘤4例被引量:3
2018年
脂肪肉瘤为软组织最常见恶性肿瘤,约占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的20%[1]. 该肿瘤多原发于腹膜后及四肢,原发于纵隔的脂肪肉瘤较为罕见,文献报道纵隔原发脂肪肉瘤在所有纵隔恶性肿瘤中〈1%[2-4]. 目前国内已有关于纵隔原发脂肪肉瘤的报道[5-10] ,所报道患者绝大多数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尚可,但已有复发转移报道[11]. 本文探讨成人原发性纵隔脂肪肉瘤外科治疗的手段及效果.
刘磊王学斌王桂阁张家齐黄诚李力梁乃新李单青
关键词:纵隔恶性肿瘤纵隔脂肪肉瘤成人复发转移
晚期肺类癌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肺类癌是一种罕见低度恶性的肺部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于其他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肺类癌很少引起激素相关的神经内分泌症状。其确诊有赖于病灶的活检,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病理诊断的重要补充及分级标准。早期肺类癌首选手术治疗。晚期肺类癌的治疗仍面临严峻挑战,且是存在争议、困扰大部分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晚期肺类癌的目前诊治状况及相关进展加以探讨。
王学斌李单青
关键词:肺类癌组织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