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禹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口腔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腺瘤
  • 1篇影像
  • 1篇腮腺
  • 1篇腮腺多形性腺...
  • 1篇皮瓣
  • 1篇缺损
  • 1篇缺损修复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因子
  • 1篇热休克因子1
  • 1篇肿瘤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肿瘤
  • 1篇细胞

机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姚禹
  • 1篇郭平
  • 1篇江宏兵
  • 1篇许亮
  • 1篇刘来奎
  • 1篇周培锋
  • 1篇朱良明
  • 1篇季月辉
  • 1篇陈传俊
  • 1篇陈亮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腮腺多形性腺瘤基于影像组学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在本科室中已经建立临床路径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例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构建腮腺多形性腺瘤基于影像组学的围术期标准模型及其模型的推广应用。方法:(1)循证性地利用2012-2016年(上半季度)本科室相关病例资料289例,确立相关指标而建立模型;(2)将2012年7月-2016年6月外院因腮腺多形性腺瘤而住院的20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模型评价。结果:经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结果:(1)基于影像组学获得的术后送病理直径(cm)多重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模型为=-0.129+0.69X1+0.34X2+0.075X3+0.08X4;用逐步回归法得到的方程模型有:1=0.729+0.873X1;2=0.238+0.678X1+0.342X2;(2)客观测量指标评价公因子F1=0.379×Z1+0.366×Z2-0.002×Z3-0.064×Z4+0.374×Z5;主观指标评价公因子F2=0.018×Z1-0.06×Z2-0.632×Z3+0.671×Z4-0.01×Z5;(3)在病例评价中,得ROC曲线下的面积为AZ=0.737,判别为诊断准确性中等。模型的进一步构建、推广应用有待后续工作的落实跟进。结论:(1)本预测模型综合直观地表现腮腺多形性腺瘤大小性质的基本情况的量化指标,能有效指导术中切除肿瘤范围,至于在预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中种植转移、恶性程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同时,本研究只是获取了影像组学的某一方面(最大直径),并未就其三维作出预测,未对肿瘤的其他特征如肿瘤体积、与面神经的解剖位置关系等作深入挖掘,仍有待于后续工作完善;(3)随着条件成熟,术后常规病理报告中添加诸如免疫组化等指标,建立一个完善的影像组学模型将是今后工作的着眼点。
周培锋陈传俊包玉晴季月辉陈亮姚禹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
颏下区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采用颏下区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颏下区岛状皮瓣对肿瘤切除后的缺损进行修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9例修复皮瓣均存活。5例男性患者可见皮瓣表面有不同程度毛发增长,术后3月口内皮瓣向口腔黏膜化生,皮瓣表面光滑、颜色红润。9例患者口腔颌面部的外观及主要功能均达到预期效果,可进行吞咽、咀嚼和言语等正常生理活动,无张口受限、颈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随访期无癌肿复发病例。结论:颏下区岛状皮瓣较其他部位的皮瓣制作相对简单,耗时少,切口隐蔽,对供区损伤小,术后存活率高,可提高患者对术后美观和生理功能的满意度。
朱良明郭平许亮王之恒姚禹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
敲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SF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裸鼠皮下成瘤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热休克因子1(HSF1)基因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成纤维细胞,以获取CAFs;采用慢病毒敲低CAFs中的HSF1,构建CAFs-shHSF1细胞(实验组)和CAFs-shNC细胞(对照组);将肿瘤细胞Cal27分别与CAFs-shHSF1细胞和CAFs-shNC细胞按1∶1混匀,接种于裸鼠腋下,观察成瘤情况及移植瘤生长变化,分析体质量和瘤体体积差异,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瘤转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情况。结果:OSCC组织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等CAFs标记物的蛋白丰度较癌旁组织成纤维细胞明显升高。实验组裸鼠的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裸鼠体质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肝转移瘤数目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瘤α-SMA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减弱,上皮细胞钙粘蛋白染色无明显改变。结论:敲低CAFs中的HSF1基因能够显著抑制OSCC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通过部分EMT机制发挥作用。
姚禹姚禹刘来奎刘来奎
关键词:热休克因子1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口腔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