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洁

作品数:10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血管
  • 3篇心肌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血管
  • 3篇网膜
  • 3篇颈内
  • 3篇颈内动脉
  • 3篇CTA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 2篇型心
  • 2篇血流
  • 2篇综合征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内动脉狭窄
  • 2篇梗死
  • 2篇成像
  • 2篇TAKOTS...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晓洁
  • 4篇王振常
  • 4篇王艳玲
  • 4篇王惠
  • 3篇李红阳
  • 3篇高翔宇
  • 3篇张伶
  • 3篇李瑞
  • 2篇郭春燕
  • 2篇冯彦红
  • 2篇李卫萍
  • 2篇赵鹏飞
  • 2篇杨正汉
  • 2篇李虹伟
  • 2篇吕晗
  • 2篇王蓬
  • 1篇杨吉刚
  • 1篇陈晖
  • 1篇刘学焕
  • 1篇姚道阔

传媒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动脉高压患者与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64排CT低剂量心脏成像研究
目的 64排CT心脏成像可以用来判断右心功能。我们应用64排CT低剂量心脏扫描来比较肺动脉高压患者与非肺动脉高压患者两组人群的右心功能。方法46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入选,其中21例患者有肺动脉高压作为研究组,25...
张晓洁
关键词:低剂量右心功能
基于头颈部CTA探索视网膜血管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观察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析其与眼底成像下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关系,探讨通过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的改变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考虑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单眼及颈动脉1 246例。分段观察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将入选者分为3组:无斑块组(V0)423例,稳定性斑块组(V1)417例(钙化斑块)和易损性斑块组(V2)396例(非钙化斑块和/或混合斑块)。同期行眼底镜彩色照相,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径(CRAE)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管径(CRVE)。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结果 CRVE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B=0.005,P=0.016,OR=1.01);CRAE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呈无相关性(B=-0.003,P=0.347,OR=1.00)。结论 CRVE增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眼底镜彩色照相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可以成为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筛选方法。
张晓洁张晓洁洪楠李瑞张伶王蓬王艳玲李红阳王惠杨正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头颈CTA视网膜血管
基于CTA及超声探讨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与眼部动脉血流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眼部动脉血流状态的相互关系,探讨二者互为预警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对100例临床怀疑脑缺血并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患者一周内行眼部超声检查。adw4.4工作站图像后处理显示颅内段颈内动脉全程,测量最大狭窄程度,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方法将患者分成正常、轻、中、重四组;眼部超声分别测量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峰流速(PSV)、舒张峰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对狭窄程度严重侧的颈内动脉及同侧眼部血流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内动脉无狭窄24例;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30例;重度狭窄20例。OA PSV、EDV,CRA PSV、EDV及PCA PSV、EDV在颈内动脉正常、轻、中度狭窄组间血流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狭窄组中三根动脉PSV、EDV值较正常、轻度、中度明显下降(P<0.05)。OA PSV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中血流参数分别为:30.71±2.02 cm/s、30.53±5.59 cm/s、29.82±5.24 cm/s、26.06±6.63 cm/s。OA EDV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中血流参数分别为:7.44±1.29 cm/s、7.38±2.35 cm/s、7.37±3.09 cm/s、5.79±2.47 cm/s。CRA PSV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中血流参数分别为:9.71±2.46 cm/s、9.67±1.58 cm/s、9.08±1.81 cm/s、8.00±1.51 cm/s。CRA EDV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中血流参数分别为:2.89±0.80 cm/s、2.81±0.90 cm/s、2.66±0.89 cm/s、2.23±0.71 cm/s。PCA PSV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中血流参数分别为:11.57±1.42 cm/s、11.49±2.08 cm/s、11.33±2.70 cm/s、9.45±1.88 cm/s。PCA EDV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中血流参数分别为:3.87±1.33 cm/s、3.79±1.39 cm/s、3.58±1.20 cm/s、2.73±0.65 cm/s。三根动脉血流参数在正常、轻、中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
李瑞赵鹏飞张晓洁吕晗张伶韩晓伊王潇钱林学冯彦红王艳玲王惠王振常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CTA超声血流参数
高龄Takotsubo综合征一例
2021年
Takotsubo综合征(TTS)是一种临床上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征。近年来,心脏磁共振(CMR)等较先进影像检查有助于TTS诊断。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治疗方法与TTS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应该尽早明确鉴别2种疾病。
高翔宇王巍张晓洁姚道阔王萍郭春燕
Takotsubo综合征一例被引量:4
2017年
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晕厥1d”于2016年7月11日入院.患者在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随后意识丧失,持续1~2 min自行恢复,意识清醒后伴乏力.无胸痛、胸闷及出汗,无放射痛和心悸,无四肢抽搐及二便失禁.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年,控制饮食,血糖控制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5 ℃,呼吸17次/min,脉搏55次/min,血压123/66 mmHg(1 mmHg =0.133 kPa),体重指数22.3 kg/m2.神志清楚.未闻及颈动脉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55次/min,律齐,心音有力,P2 <A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有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急诊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及V1~V6导联T波深倒,QT间期延长(图1);肌钙蛋白Ⅰ为0.53 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10.1 μg/L,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为2 586 ng/L.初步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和稳定斑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高翔宇郭春燕杨吉刚吴永全陈晖张晓洁李虹伟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综合征肌酸激酶同工酶阿托伐他汀钙片QT间期延长
基于CTA和眼底成像观察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ICA)狭窄程度与同侧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关系,探讨通过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改变评估ICA狭窄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基于CTA和眼底成像技术,分析243例患者单侧ICA狭窄程度和同侧视网膜血管管径资料,根据ICA最大狭窄率(Rmax)将患者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共4组,分析视网膜血管管径的组间差异及其与I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狭窄组的视网膜中央静脉管径(CRVE)较无狭窄和轻度狭窄组明显增宽(P均<0.05),4组间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径(CRAE)和动静脉管径比值(A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max与同侧CRVE呈正相关(r=0.27,P<0.01),与AVR呈负相关(r=-0.16,P<0.05),与CRAE无相关性(P>0.05)。CRVE是同侧Rmax的影响因素(B=0.243,P<0.01),但模型的调整R2较小(0.173)。以229.5μm为最佳临界值,CRVE诊断ICA中重度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0.3%、40.1%。结论 CRVE对ICA狭窄程度的评估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张伶王振常赵鹏飞王艳玲张晓洁李红阳李瑞王惠王蓬丁贺宇刘学焕张鹏吕晗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血管造影术
视网膜血管形态及眼血流状态与颈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视网膜血管形态和眼血流状态与颈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的141例患者的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分成颈内动脉无狭窄组(19例)、轻度狭窄组(50)例、中度狭窄组(53例)、重度狭窄和闭塞组(19例)。利用彩色眼底照相和IVAN软件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测眼部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组间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应用Spearman进行检验。结果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和闭塞组男女性别比分别是12/7、31/19、28/25、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85)。各组年龄分别为(64.1±8.3)、(54.3±14.3)、(68.9±11.8)、(59.1±8.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8)。颈内动脉无狭窄组的动脉管径为(164.5±15.6)μm,静脉管径为(245.6±20.0)μm,动静脉比值为(0.7±0.1)。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动脉管径=6.92,P动脉管径=0.08;χ2静脉管径=4.16,P静脉管径=0.25;χ2动静脉比值=1.38,P动静脉比值=0.71)。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分别为(14.6±3.6)、(34.4±13.2)、(35.7±14.6)、(42.3±19.0)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P〈0.01)。睫状后动脉的PSV分别为(17.6±6.5)、(15.0±4.6)、(13.4±4.3)和(11.0±3.2)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EDV分别为(5.90±2.2)、(5.1±2.1)、(4.3±1.5)和(4.3±4.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P〈0.01)。应用Spearman检验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管径、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
李红阳王惠张晓洁冯彦红王振常王艳玲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视网膜血管局部血流血流速度
心脏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评价的价值
张晓洁张艺邓立刚曹佳鑫杨正汉
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结合智能边缘校准技术对自由心率受试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受试者在自由心率状态下,评估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结合智能边缘校准技术(IBR)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扫描前不予服用任何降心率药物,扫描时不控制病人心率范围。使用GE HD750行冠状动脉CT扫描,其中20例使用前瞻性门控扫描,30例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剂用量为0. 8 ml/kg,后续0. 9%氯化钠溶液40 ml,流速5. 0 ml/s。根据重建方法的不同分A、B两组。A组图像采用SSF重建并结合IBR工具处理,B组图像采用标准算法(STD)重建,之后两组数据均进行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由两位高年资医师盲评,评价标准为Likert 5分标准,评分≥3分认为图像具有可靠性。基于冠状动脉的每段血管显示清晰度水平,对两组数据中可清晰显示的3分、4分及5分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体的比率进行评分。结果 SSF重建结合IBR工具处理后5分图像比率可达94. 2%;标准算法STD重建的5分图像比率仅为60. 7%。结论 SSF及IBR与标准算法比较能更好地提高自由心率受试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
关伟张婷婷李卫萍张晓洁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其药物防治进展被引量:20
2019年
由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静脉溶栓的再灌注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显著改善预后,因此被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推荐治疗策略。然而,即使采取了早期再灌注治疗,STEMI患者1年的死亡率仍达10%。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引发的心肌组织细胞损伤显著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多种并发症,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获益。近年来对于I/R损伤的分子和免疫学研究进展促进了与组织炎症和器官功能不全的治疗策略更新。本文就AMI的I/R损伤机制及其药物防治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高翔宇李卫萍贺毅张晓洁邸北冰李虹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