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花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照护行为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照护行为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出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家庭照护行为,包括喂养行为、手卫生、环境因素、户外活动时间、家属就医行为.自制家庭照护行为调查问卷,对20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反复组)和2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普通组)进行家庭照护行为因素问卷调查,比较分析2组患儿家庭照护行为情况.结果 反复组患儿喂养行为比普通组患儿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14.76,P〈0.05),反复组患儿家属就医行为比普通组患儿差,其中普通组为49.5%(102/206),反复组为38.8%(80/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3);反复组患儿被动吸烟例数比普通组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2);2组在手卫生、户外活动时间、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史、受凉史等家庭照护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2.63,P〉0.05).结论 指导家长建立正确合理的家庭照护行为,从而有效的增强患儿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避免传染源和有害物质的接触,减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反复.
- 刘卫娟杨佩珊李小力姚意王德花邵霞陈德晖
- 关键词:护理呼吸道感染家庭照护婴幼儿
-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以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患儿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治疗护理,予以抗感染、平喘、支气管镜灌洗、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以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患儿为观察组(n=45),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ACBT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患儿入院第2天及出院当天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简易肺功能测定、Borg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比较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气峰流速(PEF)、住院时间及Borg呼吸困难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EF为(221.84±75.79)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182.79±57.32)L/min(P=0.008);干预后观察组患儿6MWD为(485.87±70.08)m,显著高于对照组(430.51±61.12)m(P<0.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0.73±3.11)d,较对照组的(12.93±2.62)d明显缩短(t=3.57,P=0.001)。干预后两组患儿Brog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BT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可有效改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减少住院天数,减轻家庭负担,可在临床推广。
- 王德花刘卫娟刘丽娟彭颖唐新勉黄海兰
-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儿童
- 鼻腔冲洗时机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的效果评估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3%高渗盐水雾化后不同鼻腔冲洗时机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和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三联雾化结合3%高渗盐水雾化,雾化后进行鼻腔冲洗,观察组于雾化后10 min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于雾化后30 min进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喘憋、咳嗽)和体征改善时间(肺部啰音、痰鸣音)、睡眠质量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喘憋缓解时间、阵发性咳嗽消失时间、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痰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后10 min进行鼻腔冲洗能更快地缓解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邵霞刘卫娟刘力行杨佩珊姚意王德花刘丽娟
- 关键词:高渗盐水鼻腔冲洗雾化婴幼儿
- 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疲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疲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74名慢性肺疾病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CHIP父母应对方式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疲劳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分为(37.2±17.1)分,处于中等负担水平;应对方式总分为(155.1±20.4)分,疲劳总分为(6.8±3.6)分,处于中等水平。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负担与疲劳呈正相关(P<0.05),与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应重视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与照顾负担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照顾者采取积极正向的方式来应对患儿疾病及照顾所带来的负担和影响,促进患儿更快康复。
- 刘卫娟林晓如邵霞吴晓冰王德花刘丽娟
- 关键词: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
- 缩唇呼吸训练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由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因其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或加重,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可以提高慢性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进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缩唇呼吸训练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儿88例,其中2020年1月至9月收治的患儿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和缩唇呼吸训练;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患儿为试验组(n=45),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进行缩唇呼吸训练联合多功能呼气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采用简易肺功能测定、6 min步行测试、Borg分级评分等工具比较2组患儿的呼气峰流速、住院时长、6 min步行距离以及Borg分级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呼气峰流速高于对照组[(221.84±75.79)L/min vs(182.79±57.32)L/min,P<0.05],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10.73±3.11)d vs(12.93±2.62)d,P<0.05],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485.87±70.08)m vs(430.51±61.12)m,P<0.001];2组Borg分级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缩唇呼吸训练联合多功能呼气阀锻炼可有效改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活动耐力,缩短住院时长,减轻家庭负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德花王德花刘卫娟刘丽娟刘丽娟
-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儿童
- 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疲劳、焦虑与抑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疲劳、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105例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的疲劳、焦虑、抑郁等情况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05份问卷中,回收问卷92份,最终纳入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86.9%。儿童照顾者的疲劳程度与患儿是否上学、住院次数有关(P<0.05);焦虑程度与患儿是否上学有关(P<0.05);抑郁程度与患儿年龄、是否上学有关(P<0.05)。疲劳程度与焦虑程度呈正向相关(r=0.361,P<0.05);疲劳程度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269,P<0.05);焦虑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263,P<0.05)。结论慢性肺疾病儿童照顾者疲劳与焦虑及抑郁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缓解照顾者疲劳,避免过度疲劳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发生,进而影响慢性肺疾病儿童的心理和疾病康复。
- 刘卫娟马莉莉王德花刘丽娟吴晓冰邵霞
- 关键词:慢性肺疾病焦虑抑郁
- 皮肤评估路径对住院婴幼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皮肤评估路径对住院婴幼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4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住院常规的静脉治疗护理及皮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住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以皮肤评估路径为主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不同粘胶产品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敷贴、电极贴、眼罩贴、气管插管固定胶布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 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皮肤评估路径能加强护士对患儿皮肤的关注,能有效预防住院婴幼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
- 邵霞刘卫娟王德花刘静
- 关键词:皮肤损伤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