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程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活性污泥菌胶团/生物絮团形成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从云南省泸西县的污水处理厂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YN12,经过鉴定与象牙白伪杜擀氏菌(Pseudoduganella eburnea)10R5-21T模式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属于同一物种。为揭示该菌株与其他活性污泥细菌间菌胶团形成机制及碳源利用方面的异同,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P. eburnea YN12株基因组大小约为5934 kb, G+C含量为63.9%,包含5313个蛋白质编码序列,具有与喜树脂动胶菌(Zoogloea resiniphila)MMB株、解叔丁醇水居菌(Aquincola tertiaricarbonis)RN12株及解壳聚糖松江菌(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XHY-A6株相似的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PrsK-PrsR双组分系统和PEP-CTERM胞外蛋白家族,共同介导和调控的菌胶团形成机制。与后者相比,菌株YN12中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形成相关基因集中在大小约为72 kb的大型基因簇上,且能吸收利用的碳源特别是单糖、二糖和多糖更为丰富多样。同时,我们还从河流及养殖水体中也分离到象牙白伪杜擀氏菌,这些菌株可用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改善水产养殖水质。
- 刘亚琦刘双元高娜戴景程戴景程
- 关键词:胞外多聚物活性污泥全基因组
- 一株高产血红素的洛伊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血红素的洛伊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通过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获得一株深红色表型的洛伊希瓦氏菌(<I>Shewanellaloihica</I>)突变株,经基因鉴定和遗传互补实验证实<I>y...
- 邱东茹戴景程周集中
- 文献传递
- 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黑臭水体的底泥中筛选纯化得到的菌胶团形成菌配制成菌剂,在曝气条件下,使适应黑臭河道等受污染水体环境的菌胶团形成菌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菌...
- 邱东茹刘双元高娜戴景程李书杨
- 文献传递
- 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净化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黑臭水体的底泥中筛选纯化得到的菌胶团形成菌配制成菌剂,在曝气条件下,使适应黑臭河道等受污染水体环境的菌胶团形成菌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菌...
- 邱东茹刘双元高娜戴景程李书杨
- 文献传递
- 动胶菌属系统分类、生理特征及其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被引量:18
- 2016年
- 微生物菌群一直是活性污泥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已经发现动胶菌是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中的优势细菌.本文以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为出发点,重点梳理了动胶菌属分类学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建议在前期命名过程中出现的垂(悬)丝状动胶菌和生枝动胶菌ATCC 19623株及ATCC 25935株不应再作为动胶菌属细菌对待.同时介绍了动胶菌属细菌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中降解有机物、除磷脱氮和吸附重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动胶菌胞外多聚物的组成和动胶菌优良菌株的选育.我们及合作者最近分析了两个喜树脂动胶菌的基因组并鉴定出参与菌胶团形成的一个大型基因簇,也实现了基因定点敲除等遗传操作.今后研究应重点关注动胶菌分子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及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和菌胶团形成机理、化学结构和性质.
- 安卫星高娜夏明戴景程余佃贞邱东茹
-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菌胶团废水处理胞外多聚物
- 一株高产原卟啉PPIX的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及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原卟啉PPIX的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及构建方法,分别构建自杀型敲除质粒p△<I>hemH1</I>和p△<I>hemH2</I>,所述自杀质粒通过接合的方式进入宿主希瓦氏菌,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对希瓦氏菌的...
- 邱东茹戴景程周集中
- 文献传递
- 一株高产血红素的洛伊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血红素的洛伊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通过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获得一株深红色表型的洛伊希瓦氏菌(<I>Shewanellaloihica</I>)突变株,经基因鉴定和遗传互补实验证实<I>y...
- 邱东茹戴景程周集中
- 活性污泥微生物解壳聚糖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相关大型基因簇的鉴定和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背景】活性污泥法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在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和污泥回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XHY-A6,经鉴定为解壳聚糖松江菌(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目的】旨在揭示该株解壳聚糖松江菌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及其菌胶团形成机制。【方法】结合分子遗传学,包括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和遗传互补分析以及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簇。【结果】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获得了两株菌胶团形成缺陷的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在糖基转移酶(称为gt3)和多糖链长决定蛋白(wzz)基因内,且这两个基因位于一个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大型基因簇内,该基因簇内还包括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基因、epsB2-prsK-psrR-prsT基因以及一个编码PEP-CTERM蛋白A的基因,遗传互补分析证明gt3基因、wzz基因及其下游wzc基因在菌胶团形成过程中是必需的。【结论】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和调控机制极可能与活性污泥优势菌动胶菌(Zoogloea)非常相似,即由胞外多糖和PEP-CTERM家族胞外蛋白质共同介导。从武汉二郎庙、汤逊湖和深圳南山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出松江菌,这些松江菌属细菌可以用于富含几丁质和壳聚糖的市政污水和虾蟹类食品加工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 王晶高娜刘双元戴景程戴景程邱东茹
- 关键词: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