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寒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对刺
  • 4篇刺五加
  • 2篇氮量
  • 2篇多糖
  • 2篇多糖提取
  • 2篇氧化酶
  • 2篇幼苗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施氮
  • 2篇施氮量
  • 2篇酶系统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抗氧化酶系
  • 2篇抗氧化酶系统
  • 1篇代谢
  • 1篇代谢产物
  • 1篇电子克隆
  • 1篇多糖含量
  • 1篇多糖提取工艺

机构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0篇刘寒
  • 8篇王振月
  • 4篇王谦博
  • 4篇杨立学
  • 4篇郭慧
  • 3篇郭盛磊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5篇2020
  • 5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岩高兰化学成分(Ⅲ)及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L.var.japonicum K.Koch)为岩高兰科岩高兰属药用植物。全世界岩高兰科植物共有3属9种,岩高兰属共6种,其中东北岩高兰是岩高兰科在我国仅有一属,是我国二级濒危保...
刘寒
关键词:化学成分多糖含量
HPLC-ELSD法同时测定东北岩高兰果肉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东北岩高兰果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流动相为5.0 mmol/L七氟丁酸溶液(含0.7%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2.0 L/min,柱温为37℃,漂移管温度为60℃。结果: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 9~0.187 7、0.008 2~0.262 8、0.010 4~0.332 8、0.007 0~0.222 7、0.009 3~0.297 8、0.011 5~0.367 8、0.009 4~0.300 4、0.011 4~0.365 5、0.012 1~0.388 0、0.013 6~0.435 5、0.009 0~0.287 8、0.009 2~0.293 0、0.011 7~0.373 0、0.014 2~0.453 0、0.010 3~0.328 0、0.010 3~0.328 0、0.012 9~0.413 0mg/m L(r均>0.999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0%~101.2%(RSD均<2.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东北岩高兰果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金司阳刘寒郭慧王振月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
甘蓝AP2/ERF转录因子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运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甘蓝中AP2/ERF转录因子基因。方法:以拟南芥的AP2/ERF转录因子作为探针,对甘蓝的EST数据库进行搜索,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拼接组装和延长。结果:克隆出甘蓝两个AP2/ERF-B3亚族转录因子Bo AP2/ERF1和Bo AP2/ERF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条序列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亲水性/疏水性、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高级结构和空间构型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论:Bo AP2/ERF1和Bo AP2/ERF2基因由371和352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0.85k Da和39.44k Da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可能具有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应答等功能。
郭慧金司阳刘寒王振月
关键词:电子克隆甘蓝生物信息学
营养平衡对刺五加生长代谢的生物调控机制
刺五加是我国珍贵的东北道地药材,是我国最重要的中药材产业品种之一,随着近几十年开采力度增大导致其种群日渐濒危,人工栽培刺五加已成为其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刺五加栽培田间管理措施研究甚少,目前也没有关于其植物营...
刘寒
关键词:刺五加施肥管理营养平衡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乌腺金丝桃种子萌发工艺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响应面法优选乌腺金丝桃种子的最佳萌发工艺。以发芽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温度、赤霉素浓度及浸泡时间、pH对试验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原理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分析,最终以可行性和经济学确定乌腺金丝桃最佳萌发工艺。结果表明,乌腺金丝桃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2℃,2.6g/L的赤霉素浸泡35h,在pH值为6的培养皿中进行萌发。
刘寒金司阳郭慧王振月
关键词:乌腺金丝桃发芽率响应面法PH
施氮量对刺五加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该文通过研究不同施氮(N)量对刺五加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氮肥施用量。为刺五加人工栽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单点单因素大田实验,以长势均一的1年生刺五加幼苗为研究样本,进行5个不同的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1组(30 g·m^-2),N2组(60 g·m^-2),N3组(90 g·m^-2),N4组(120 g·m^-2),N5组(150 g·m^-2),以及CK组(0 g·m^-2)。3个月后,收获时测定植株鲜重、根鲜重、叶鲜重、茎鲜重,干燥至恒重后测量植株干重、茎干重、叶干重以及根干重。采集植物新鲜叶片测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CP),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力。结果:N4处理组最利于刺五加植株生物量的积累,该处理下刺五加幼苗产量最高,N3处理组的刺五加蛋白质含量最高,N3处理组各抗氧化酶活力均最低,表示此时植株所受环境胁迫影响最小。结论:刺五加幼苗对施氮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低施氮量处理和高施氮量处理都会对刺五加造成逆境胁迫,且低施氮量环境下的抗氧化酶活力高于高施氮量,通过研究,得出适宜刺五加生长的施氮量为90~120 g·m^-2。
刘寒金司阳杨立学王谦博郭盛磊王振月
关键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
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该文研究了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有利于阐述植物-土壤反馈对于刺五加幼苗生长中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为揭示植物-土壤反馈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对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连续3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2组)和多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3组)进行株高,叶色值(SPAD),抗氧化酶系统相关指标[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丙二醛(MDA)]和产量、生长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连续三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2组)和多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3组)在后续种植的刺五加幼苗的株高,叶色值(SPAD),生物量,蛋白,SOD,CAT,POD,APX,MDA有显著性差异,AC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的刺五加幼苗MDA,CAT,POD和SOD要高于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2,3组)的刺五加幼苗,而蛋白和APX要低于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2,3组)的刺五加幼苗。结论:植物和土壤在刺五加幼苗生长过程中呈现负反馈调节,降低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因此,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对刺五加幼苗的生长更有优势。研究结果为阐述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生长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并为农田栽培刺五加技术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金司阳刘寒杨立学王谦博郭盛磊王振月
关键词:刺五加抗氧化酶
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根、茎、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对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连续3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2组)和多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3组),分别种植刺五加1年生幼苗,并对其根、茎、叶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刺五加苷B,绿原酸,咖啡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在多年生长刺五加土壤种植,对刺五加幼苗叶和根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茎中绿原酸和刺五加苷E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和金丝桃苷在多年生刺五加土壤种植的幼苗叶中未检出。在刺五加幼苗的根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茎中,咖啡酸,刺五加苷E,金丝桃苷,槲皮素呈现负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叶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结论:植物和土壤在刺五加幼苗生长过程不同部位呈现出不同的反馈情况,整体而言,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对刺五加幼苗的次生代谢产物更具优势。研究结果为阐述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并为人工栽培刺五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金司阳刘寒杨立学王谦博徐明远李俊萍王振月
关键词:刺五加次生代谢幼苗
正交设计与Box-Behnken设计比较研究优化岩高兰多糖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研究两种实验设计方法对岩高兰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获得最大多糖溶出率。方法:以岩高兰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和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ox-Behnken设计法得到的多糖提取率比正交试验设计高。结论:岩高兰多糖提取率的最优工艺以BoxBehnken设计法为准,为粉碎粒度100目,时间1.75 h,电机电压155 V,料液比1∶15,提取2次。
刘寒金司阳郭慧王振月
关键词:正交设计BOX-BEHNKEN设计多糖
氮肥对刺五加幼苗碳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刺五加幼苗生长发育及碳代谢的影响,筛选出刺五加幼苗合理施肥条件,为刺五加人工栽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单点单因素大田实验,以长势均一的1年生刺五加幼苗为研究样本,分别用5个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组进行处理,其中N1处理组(30 g·m^-2),N2处理组(60 g·m^-2),N3处理组(90 g·m^-2),N4处理组(120 g·m^-2),N5处理组(150 g·m^-2),以及CK组(0 g·m^-2),3个月后,收获时测定样本植株株高、根围、茎围、根冠比以及SPAD值。采集刺五加新鲜叶片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及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结果:N3处理组最利于刺五加植株的生长发育,该处理下刺五加幼苗长势最好,N3处理组的刺五加蛋白质含量最高,N5处理组和CK处理组最利于积累淀粉及蔗糖。N5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性糖含量最高。结论:刺五加幼苗的生长发育对施氮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低施氮量处理和高施氮量处理都会对刺五加造成逆境胁迫,通过研究,得出适宜刺五加生长的施氮量为90~120 g·m^-2。
刘寒金司阳杨立学王谦博郭盛磊王振月
关键词:刺五加施氮量生长发育碳代谢碳水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