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樱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地震
  • 4篇地震活动
  • 4篇形变
  • 4篇发震
  • 3篇地震台
  • 3篇盆地
  • 3篇北缘
  • 2篇地震活动特征
  • 2篇地震序列
  • 2篇地震序列特征
  • 2篇定点形变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兆
  • 2篇强地震
  • 2篇中强地震
  • 2篇紧急避险
  • 2篇科普宣传
  • 2篇块体
  • 2篇减灾

机构

  • 2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23篇杨红樱
  • 8篇张帆
  • 7篇韩晓明
  • 6篇李娟
  • 6篇李拴虎
  • 5篇陈立峰
  • 3篇熊峰
  • 2篇姚远
  • 2篇王鑫
  • 2篇高立新
  • 2篇王磊
  • 2篇徐岩
  • 1篇王晓山
  • 1篇戴勇
  • 1篇丁风和
  • 1篇刘永梅
  • 1篇胡博
  • 1篇刘芳
  • 1篇张晖
  • 1篇杨彦明

传媒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科学与信息化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川窗与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地震的关系
2023年
为了提取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地震的有效预测指标,通过识别银川地区不同震级、不同范围的小震活动窗口,开展R值和molchan方法评估,选取出有预测意义的地震窗。结果显示:M_(L)4银川窗地震活动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6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M_(L)3银川窗小震滑动年频次大于2时,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未来1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杨红樱罗恒之张帆郭雷张剑影
关键词:鄂尔多斯块体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特征及其发震构造分析
2023年
2021年5月21日21时,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该地震的震中位于川滇块体的西南边界,是该区40多年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未产生地表破裂,余震也未沿震区附近已知的断裂分布。研究者针对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已有若干研究结果,但采用不同数据、方法和思考角度对这些结果进行验证并同时补充新认识是必要的。文中利用云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分析了漾濞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重新定位,并通过CAP(Cut and Paste)方法获取序列中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矩心深度。结果表明,漾濞地震的余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3km,余震带总体呈NW-SE走向,空间分段性明显:主震震中北西侧余震稀少且分布相对集中,东南侧余震密集且余震带宽度变大;前震序列发生在主震震中的东南侧,与余震密集段的位置基本重叠,反映主震震中北西侧的稀疏余震应属于触发型,而主震破裂可能属于由震中向SE扩展的单侧破裂型。余震带的深度横剖面显示主震破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序列北西段的结构较为简单,显示出一个地震丛集,而南东段则相对复杂,很可能由2条倾向SW的高倾角断层组成。漾濞地震序列中29个M_(S)≥3.0地震的矩心深度主要分布于3~13km,震源机制解以右旋走滑型为主,大多存在一个NW-SE走向的高倾角节面,且具有一定的正断倾滑分量。主震是以右旋走滑为主的破裂所引发的,矩心深度为5.2km,与重定位所得的震源初始破裂深度8.9km较为接近,反映该地震发生在上地壳,也反映震区的地震活动深度偏浅。文中对2021年5月云南漾濞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解的分析,反映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产状及力学性质与NW走向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较为一致,但位置不同,证实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该断裂南段西侧一条SW陡倾的右旋走滑次级断裂。
张珂王鑫杨红樱王玥徐岩李静
关键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
用于地震参数估算的两种贝叶斯概率算法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贝叶斯概率算法(Beyesian probability algorithm)是一种通用的框架,整合了先验概率和似然概率各自的优点,并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该算法除了用于河流溶解氧含量的估算(Patil,Deng,2011)、桩基础的可靠性评估(Zhang et al,2006)、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重建(Vu et al,2013)和海上钻井风险性的量化评价(Khakzad et al,2013)以外,也被应用于诸如地震边坡失稳的评估(Song et al,2012)、地震对结构脆弱性的影响分析(Koutsourelakis,2010)以及活断层的参数估算(Amighpey et al,2014)等方面的地震研究.
李拴虎高立新丁风和陈立峰杨红樱
关键词:先验概率
断层活动与地层缩短共同确定构造变形期次——以吐哈盆地大河沿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不同期次的构造变形对油气成藏有不同的影响,为了明确吐哈盆地大河沿地区构造变形的期次及变形情况,搜集了大河沿研究区地震、地质、钻井等相关资料。根据区内七条地质剖面编制了相应的平衡剖面,用古落差法分析了典型断层的活动性,结合地层缩短率,确定了研究区构造变形期次及主要特点。主要构造变形期次为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与新近纪。二叠纪晚海西运动主要体现了"南弱北强"的特点,科牙依凹陷与托克逊凹陷形成并接受沉积;三叠纪印支运动继承了"南弱北强"的特点,布尔加凸起强烈抬升;侏罗纪燕山运动构造变形较弱,研究区整体缺失白垩系;早喜山运动构造变形最弱;晚喜山运动是研究区最为重要的一次挤压褶皱作用,卡拉图凸起形成。
杨红樱
关键词:平衡剖面断层活动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活动的预测效能评估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在对目录的完整性评估并确定起算震级基础上,统计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活动的起伏特征,以及小震活动和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频度的升高与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ML≥2.2地震的半年频次N≥10可以作为中强以上地震的预测指标,预测时间为异常出现后1a内,R值评分和molchan图表法检验均显示地震频次的预测效能是显著的。
张帆韩晓明李娟徐岩王磊杨红樱胡博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R值评分
基于重力观测的巴颜喀拉块体强震震级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以内蒙古乌加河地震台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PET重力仪采样率较高的特点,分析了PET相对重力仪与JCZ-1甚宽带地震仪的波形相关关系及同震形变物理特征。通过模拟分析乌加河地震台PET相对重力仪记录到巴颜喀拉块体周围发生的6次7级以上强地震的同震P波、S波及面波与震中距离、震级的相关关系,得出一般震级模型、地应力波模型和S波P波幅度比模型公式。通过计算3种震级模型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及相关系数R值,得到理论震级与实测震级标准误差达到0.04,R值达到0.99,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与R值,揭示同震形变波形蕴含地球动力特征的物理机制。
熊峰杨彦明庞博张小艳王旭东杨红樱
关键词:同震形变
呼和浩特—包头盆地震源应力场状态分析
2017年
为了分析呼和浩特—包头盆地现今应力场状态,基于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运用振幅比方法获取2000—2016年该盆地及周边M_L≥2.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其一致性参数,并反演区域应力场。结果表明,震源机制解特征主要表现为走滑特征,一致性参数空间分布处于低值状态,力轴方位基本与该区的应力场背景特征相符,即主压应力方位为北东、张应力方位为北西。
李娟韩晓明王晓山杨红樱张帆张晖
关键词:震源机制振幅比应力场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被引量:9
2018年
筛选出2009年以来26个台站记录的726条天然地震的7 100条P波到时数据和91 513条相对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壳浅层15km深度以内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存在明显的连续的高速体,高速体的横向面积随着深度逐渐增加,东部和南部则表现为相对低速的分布特征。速度横向不均匀性在各个深度都存在,但在不同深度上又有差异,这种速度横向分布的差异性与地震活动性和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0~15km的深度剖面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高速区或者高、低速过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地壳介质体比较脆弱,断裂构造在纵横方向上差异活动比较剧烈,易于吸收并储存应变能,产生了较强的地震活动。凉城一带的地壳下方存在1个"Y"字型的相对高速区通道,并与NW向展布的黑老夭-杀虎口活动断裂组对应,呈现了该区新近纪—第四纪玄武岩喷发的运移轨迹,而1976年和林格尔6.2级地震的发生更是与该部位火山喷发引起热力"焊接"后形成闭锁区段有关。文中给出的P波速度三维精细结构,为揭示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地壳介质体的物化性质及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提供了直观的地震学依据。
韩晓明刘芳张帆陈立峰李娟李拴虎杨红樱
关键词:P波速度结构
现代地震预警系统中的时间延迟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地震预警系统(EEW)中时间延迟制约着地震预警的时效性,缩短地震预警延迟时间能显著提高地震预报效能和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分析地震预警系统的延迟因素,分解从地震发生到预警信息发布过程的各个环节,计算出每个环节的时间延迟值,并对原地、异地和混合地震预警模式的地震预警水平、预警盲区半径进行对比,分析三种地震预警模式的时间延迟效应。结果显示,预警系统的时间延迟主要包含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两方面,实验室理论最少延迟时间为Δt=3.9s;主流预警系统平均延迟时间为Δt=14.3s;最先进的预警系统延迟只有Δt=8.7s。时间延迟同样影响着浅源地震(0~60km)的预警盲区半径,二者呈正相关性,当Δt=8.7s时,盲区半径最高达52.2km;当Δt=3.9s时,盲区半径最大只有23.4km。分析认为,有效缩短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延迟时间,不仅能提高地震预警的时效性,同时能降低预警的盲区范围,对整个监测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事业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拴虎陈立峰姚远韩晓明杨红樱
关键词:预警系统
2015年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序列特征及发震破裂面讨论被引量:2
2017年
以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活动背景和序列统计分析,利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考察余震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并结合震中区烈度、震源机制解和重新定位结果对5.8级地震的发震破裂面进行判定。结果表明,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主余型,重新定位后的震中位置为39.78°N(±0.72km)、106.34°E(±0.76km),震源深度13.2km(±1.15km);序列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近SN向和NEE向,分别延伸18km和16km;剖面的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序列整体东倾,即震源深度由西向东逐步加深。综合区域应力场背景特征、历史地震破裂特征、主震震源机制解和序列重新定位等多方面资料判定认为,本次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的破裂面应为近南北走向的断层面。
魏建民韩晓明张帆陈立峰李娟杨红樱
关键词:地震序列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