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宁

作品数:28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椎间盘
  • 17篇腰椎
  • 10篇手术
  • 10篇脊柱
  • 9篇融合术
  • 8篇前路
  • 8篇椎间盘镜
  • 7篇椎体
  • 6篇退变
  • 6篇微创
  • 6篇内镜
  • 6篇颈椎
  • 5篇退变性
  • 5篇退行性
  • 5篇脊柱融合
  • 5篇脊柱融合术
  • 4篇腰椎滑脱
  • 4篇退行性变
  • 4篇椎管
  • 4篇椎间盘退行性...

机构

  • 27篇天津医院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28篇黎宁
  • 27篇徐宝山
  • 23篇刘越
  • 21篇姜洪丰
  • 19篇许海委
  • 13篇吉宁
  • 11篇王涛
  • 9篇马信龙
  • 8篇胡永成
  • 7篇黄洪超
  • 7篇杨强
  • 3篇张春虹
  • 2篇张颖
  • 1篇于亮
  • 1篇周雷杰
  • 1篇常峰
  • 1篇赵刘军
  • 1篇张挺
  • 1篇高刚
  • 1篇顾勇杰

传媒

  • 13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经皮内镜下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中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出口神经根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见原因,表现为神经根分布区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应早期手术,解除神经...
许海委徐宝山杨强刘越姜洪丰黎宁吉宁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颈前路内镜联合后路单开门治疗多节段椎管狭窄伴巨大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APECD)联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ODLP)治疗多节段椎管狭窄伴巨大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9—11月收治的多节段椎管狭窄伴巨大椎间盘突出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6~61岁。3例患者均有明显肌力或感觉异常,手术治疗先行ODLP使脊髓后移,然后行APECD。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部和上肢疼痛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2周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中未发生颈髓损伤或血管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形成、脑脊液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多节段椎管狭窄伴巨大椎间盘突出实施APECD联合ODLP治疗,能够安全地进行神经减压并改善症状。APECD能保留椎间盘和运动节段,虽然不能预防椎间盘退变,但有利于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黎宁徐宝山刘越杨强姜洪丰吉宁张春虹杨涛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间盘内镜椎板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椎间孔镜手术策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侧路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手术策略。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患者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14~65岁,平均39.2岁。手术涉及T_(12)~L_1节段2例(2.4%),L_(1~2)节段1例(1.2%)、L_(3~4)节段7例(8.5%)、L_(4~5)节段52例(63.4%)、L_5~S_1节段20例(24.3%)。术前、术后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肢)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PTED术中因疼痛和显露困难转可动式椎间盘镜手术2例,发生出口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20.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7.88±1.20)分下降至(0.70±0.83)分,ODI由术前(46.00±11.71)分下降至(4.80±5.9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疗效评定优36例、良39例、可7例,优良率91.46%(75/82)。结论 PETD适用于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患者,良好的疗效说明其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手术不必追求完全切除骨化物,应围绕着"神经充分减压"这个中心目标。
黎宁徐宝山许海委姜洪丰刘越吉宁张春虹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骨软骨病
显微镜辅助微创前路融合与可动式椎间盘镜下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前路腰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discectomy and fusion,ALDF)和可动式椎间盘镜下椎间融合术(mobile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assisted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MED-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3例采用显微镜辅助ALDF(ALDF组),110例采用MMED-LIF(MMEDLIF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节段以及术前腰痛及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前凸角度及腰椎滑脱患者滑脱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后复查腰椎X线片,观察椎间融合器有无下沉,并测量椎间隙高度、前凸角度及腰椎滑脱患者滑脱率。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ALD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MMED-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两组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且呈持续降低趋势,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及OD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DF组腰痛VAS评分及ODI改善率高于MMED-LIF组(t=7.187,P=0.000;t=2.716,P=0.007),但腿痛VAS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P=0.579)。术后2 d腰椎X线片示椎间隙高度、前凸角度较术前增大(P<0.05),滑脱不同程度复位(P<0.05),且维持至末次随访时(P>0.05)。ALDF组椎间隙高度改善率、前凸角度改善率大于MMED-LIF组(P<0.05),两组滑脱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6,P=0.167)。随访期间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现象,椎间融合器无移位、下沉。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
徐宝山许海委刘越黎宁姜洪丰杜立龙王涛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椎间融合术椎间盘镜显微镜前路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其导致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手术逐渐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且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同时具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本文就内镜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现状、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许海委徐宝山黄洪超黎宁王涛刘越姜洪丰吉宁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突出内镜手术
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外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通过解剖学和临床研究,探讨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外入路的理想显露方法。方法尸体解剖:成人防腐尸体标本21具,行左侧腹直肌旁纵切口掀开三层腹肌,观察腹膜外间隙和腹膜特点,经腹膜外入路显露L_(2)~S_(1)节段椎间盘,观察大血管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影像学测量:收集100例成人腹部CT扫描,在L_(2)~S_(1)节段的腹前壁测量腹膜外脂肪与腹直肌外缘和腹壁中线的距离。收集150例成人腰椎MR检查,在L_(2)~S_(1)节段测量大血管与椎间盘前中线的距离。临床应用: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外入路行腰椎融合术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29~71岁,平均46.3岁。L_(2)~L_(4)采用左侧腹直肌旁斜切口,L_(4)~S_(1)行正中偏左横切口,长约8 cm,腹膜外入路充分显露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减压后行椎体间融合术,评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结果尸体解剖:L_(2)~L_(4)节段在弓状线近侧,腹直肌后鞘与腹膜粘连,分离时易破裂,自腹直肌鞘外缘向外腹膜逐渐变厚并出现腹膜外脂肪。L_(4)~S_(1)可经弓状线远侧显露,腹直肌后侧即为腹膜外脂肪,L_(4,5)需切开弓状线在外侧腹壁延展部,腰大肌内侧有多支髂腰静脉。L_(5)S_(1)在血管分叉远侧的右髂总动脉和左髂总静脉之间显露,骶正中血管细小或缺如,交感神经丛偏左侧。影像学测量:腹膜外脂肪在L_(2,3)、L_(3,4)、L_(4,5)节段分别距腹直肌外缘(36.2±9.9)mm、(35.2±11.6)mm、(27.6±11.2)mm,在L_(5)S_(1)节段覆盖腹直肌后侧达中线。腹主动脉左缘在L_(2,3)、L_(3,4)、L_(4,5)节段分别距中线(14.9±5.1)mm、(13.9±4.6)mm、(19.7±5.9)mm;下腔静脉在L_(2,3)、L_(3,4)节段位于中线右侧,在L_(4)~5节段跨过中线(4.6±8.7)mm;在L_(5)S_(1)节段右髂总动脉和左侧髂总静脉内缘分别距中线(14.6±6.8)mm、(17.6±5.3)mm。临床应用:56例均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外入路顺利充分显露,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15~70 ml,平均30 ml;1例L
徐宝山秦可鑫张坤生张颖胡永成田和顺黎宁刘越张晓阳张平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
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胸腰段或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vertebral osteochondrosis,VO)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胸腰段或高位LDH伴VO 1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37~65岁,平均49.2岁。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累及T_(12)L_(1)节段5例、L_(1,2)节段2例、L_(2,3)节段3例。4例患者为单纯胸腰段或高位LDH伴VO;6例患者合并黄韧带增生、骨化致椎管狭窄或后凸畸形,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或矫形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在胸腔镜辅助下能清晰显露并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和骨化物,脊髓、神经根和硬膜囊得到充分减压。手术时间(115.4±23.8)min(范围70~180 min);术中失血量(122.6±21.3)ml(范围40~310 ml)。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1.6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7.2±1.9)分降至(1.8±1.1)分,ODI由术前64.3%±13.9%降至16.3%±5.1%,椎间隙前缘高度由术前(7.8±1.5)mm改善至(11.9±2.3)mm,椎间隙后缘高度由术前(4.5±1.1)mm改善至(7.4±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9例、良1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侧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胸腰段或高位LDH伴VO,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能够充分显露、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及骨化物,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许海委徐宝山胡永成马信龙黄洪超黎宁王涛刘越姜洪丰
关键词:胸腔镜脊柱融合术
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植骨治疗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植骨治疗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0月采用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松解植骨治疗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男7例、女14例;年龄(67.6±9.1)岁(范围59~76岁)。所有患者均有顽固性腰痛伴行走受限,15例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术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侧凸Cobb角为51.3°±24.1°(范围36°~61°)、腰椎前凸Cobb角为5.4°±13.6°(范围-10°~19°)。脊柱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即C 7铅垂线(C 7 plumb line,C 7 PL)与骶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的距离为(4.3±2.0)cm(范围0.5~6.2 cm)。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即C 7 PL与S 1后上缘的距离为(5.9±3.1)cm(范围1.5~6.8 cm)。所有患者顶椎区均有巨大骨赘和骨桥,伴明显的成角和旋转畸形。仰卧位左右bending像示侧凸僵硬、活动度差。行多节段Ponte截骨,切断顶椎区骨桥,在顶椎区和滑移或半脱位节段行椎间隙松解和颗粒植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评估手术疗效和畸形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0±68)min范围(190~330 min),术中出血(970±260)ml(范围700~1600 ml)。术后随访时间为(20.6±7.2)个月(范围12~3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断裂或翻修。末次随访时腰痛VAS由术前的(6.1±2.2)分降至(2.1±1.8)分(t=6.45,P<0.001),腿痛由术前的(5.5±3.4)分降至(1.2±1.0)分(t=5.56,P<0.001);ODI自术前的52.2%±22.2%降至16.4%±10.6%(t=6.67,P<0.001)。术后腰椎侧凸Cobb角为19.3°±10.5°(范围16°~29°),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P<0.001)。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增加至34.4°±15.6°(范围27°~4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P<0.001)。CBD下降至(1.9±1.1)cm,与术前�
徐宝山黎宁许海委马信龙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外科手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面序列的影像变化被引量:5
2020年
背景:脊柱-骨盆矢状面序列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诊治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关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序列的研究局限在站立位体位,坐位下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序列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影像学资料,探究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从站立位到坐位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3至9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44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男12例,女32例,年龄50-84岁,所有患者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X射线片和坐位全脊柱X射线片,通过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测量每例患者的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轴等参数,比较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站立位、坐位矢状位序列的不同,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站立位、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间相关性。试验获得天津市天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由站立位转变为坐位时,44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骨盆倾斜角增大[(21.3±10.1)°,(34.0±10.4)°,P<0.001]、骶骨倾斜角减小[(31.5±8.6)°,(20.8±12.7)°,P<0.001]、腰椎前凸角减小[(40.9±14.6)°,(25.8±15.0)°,P<0.001]、矢状面平衡轴增大[(43.0±43.4),(75.0±34.8)mm,P<0.001],骨盆入射角与胸椎后凸角无明显改变(P>0.05);②无论站位还是坐位,腰椎前凸角与其他5项参数均具有相关性(P<0.05);由站位转换为坐位后,骶骨倾斜角与矢状位平衡参数矢状面平衡轴的相关性消失(P>0.05),腰椎前凸角与矢状面平衡轴的相关性仍然存在(P<0.05);③结果表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从站位转换为坐位时,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表现为骨盆围绕双侧股骨头发生后旋,骨盆呈后倾状态,腰椎生理曲度变浅,脊柱矢状位平衡轴前移。
刘阳徐宝山许海委黎宁姜洪丰王涛刘越
关键词:脊柱骨盆体位变化退变性腰椎滑脱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分级手术策略
2023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s)伴后凸畸形的分级手术治疗策略及均衡负载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胸腰椎OVCFs合并后凸畸形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神经压迫、后凸形态、矢状面指数(sagittal index,SI)、椎体是否严重塌陷(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小于相邻椎体平均高度的1/3)和骨折可复性,应用均衡负载理念制定分级手术策略。胸腰椎OVCFs伴后凸畸形患者56例,男11例、女45例,年龄(75.6±9.3)岁(范围61~85岁)。所有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24例无神经损害症状,行体位复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32例有神经损害症状,5例伴弧形后凸且SI<20°者行Ponte截骨矫形手术;15例伴角状后凸或SI>15°者行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或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手术;11例椎体严重塌陷严重且SI>15°者和1例骨水泥松动移位者行椎体切除重建矫形融合术,4例采用后路脊椎切除(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8例采用前路椎体切除重建联合后路矫形融合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和患者症状较术前改善的满意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2±12.1)个月(范围12~60个月)。24例PKP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再次行PKP后好转。32例减压矫形术中出血量为(960±620)ml(范围400~1800 ml);术中出血量PVCR组>PSO组和前后联合组>Ponte截骨组。手术时间为(4.3±1.9)h(范围2~7 h)。32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改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自术前(7.0±2.6)分下降至(1.4±1.1)分,ODI自术前60.4%±16.2%下降至9.5%±5.8%,SI自术前18.1°±4.3°下降至5.6°±4.3°。随访期间发生人工椎体和钛网塌陷12例,8例塌陷1~2 mm、4例塌陷3~4 mm,均未发生椎体骨折、内固定移�
徐宝山黎宁许海委王涛马信龙
关键词: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后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