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蓓蓓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滤池
  • 3篇曝气
  • 3篇曝气生物滤池
  • 3篇滤池
  • 3篇臭氧
  • 3篇臭氧氧化
  • 2篇深度处理
  • 2篇中试
  • 2篇催化臭氧
  • 2篇催化臭氧氧化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滤池
  • 1篇氧化池
  • 1篇氧化锰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废水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陶粒
  • 1篇内循环

机构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 1篇广州市华绿环...

作者

  • 4篇汪晓军
  • 4篇王蓓蓓
  • 3篇黄小琴
  • 1篇杨岸明
  • 1篇徐金玲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锰氧化物的陶粒催化臭氧氧化苯甲酸废水被引量:10
2016年
分别以含锰氧化物的陶粒和普通陶粒为填料,以O_3体系和催化剂体系作为参照,研究臭氧在填料的异相催化条件下对苯甲酸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O_3/催化剂体系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同时O_3/催化剂体系可有效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减少臭氧投加量和处理成本;初始pH为7~12时,废水的苯甲酸去除效果较好,且O_3/催化剂体系的臭氧利用率比O_3/普通陶粒体系、空柱的臭氧利用率更高,在初始pH为7时O_3/催化剂体系的臭氧利用率提升效果最显著。
汪星志汪晓军王蓓蓓徐金玲
关键词:化学氧化氧化锰苯甲酸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在中试系统中,采用混凝-催化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MBR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高达87.6%,出水COD<100 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组合工艺中,臭氧塔中含锰催化剂填料的投加有效提高了臭氧氧化的效果,对出水达标起到重要作用。实验确定了各处理单元的最佳运行条件:混凝初始p H为6.0,聚铁投加量为1 400 mg/L;臭氧氧化中臭氧投加量为150 mg/L;曝气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5 h。此外,经计算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为7.96元/m3,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利于推广应用。
黄小琴汪晓军王蓓蓓萧志豪顾晓扬杨岸明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催化臭氧氧化混凝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内循环处理受污染湖水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南方地区某校园内受污染的湖泊水,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和接触氧化池进行强化处理,在上升流速为4 m/h、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期间装填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及装填碳素纤维填料的接触氧化池对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0%和21.0%。处理前原水COD为41.0~46.0 mg/L,NH_3-N为0.34~1.04 mg/L,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水质,且蓝藻大暴发,影响景观;经4个月的内循环处理,湖水COD降至20.0 mg/L左右,NH_3-N稳定低于0.50 mg/L,COD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水标准,NH_3-N达到Ⅱ类水标准,未见蓝藻暴发,水体景观得以良好恢复。
萧志豪汪晓军黄小琴王蓓蓓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池内循环
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试设计与运行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深床厌氧滤池工艺对东莞某大型毛纺织印染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指标(除总氮外)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出水总氮浓度稳定低于8 mg/L,平均值为3.97 mg/L,出水苯胺浓度低于0.3 mg/L。中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深度处理工艺可应用于印染废水提标改造的实际工程中。
王蓓蓓汪晓军萧志豪黄小琴
关键词:纺织印染废水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厌氧滤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